怀孕员工遭遇公司裁员:如何应对?

律师回答
摘要:怀孕期间被公司辞退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但公司不得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辞退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和能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被违法辞退的员工应了解维权方法,可以先向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再申请仲裁。
一、怀孕期间公司辞退员工怎么办?
公司辞退违法的或者没有足额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违法辞退补偿金怎么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材料
(一)《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
(二)身份证明。
(三)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
(四)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当提交。
被公司违法辞退的员工不能连最基本的维权方法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只凭自己口头去跟用人单位协商,恐怕也起不到什么有效的作用。不过,申请仲裁之前,就这种状况也能先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延伸阅读
结语:怀孕期间被公司辞退的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维权来申请补偿。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不得解除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违法辞退的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来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本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补偿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准备《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以及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在申请仲裁之前,也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怀孕后公司欲裁员,如何应对?

怀孕女职工被公司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若存在法定过错则合法辞退,无经济补偿和赔偿;若无法定过错则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查看全文

遭遇公司裁员或辞退,如何应对?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辞退员工后不赔偿,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争议。《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惩罚,超过1个月未签订需支付2倍工资,1年未签订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违法辞退需支付2倍赔偿金。保护劳动者权益需依法维权...查看全文

遭遇员工劳动仲裁,如何应对?

劳动仲裁答辩状的主旨是指导用人单位如何正确撰写劳动争议仲裁答辩书。答辩书应包括首部、前言、主体和结尾及附项几个部分。在主体部分,要针对申诉人提出的问题逐个回答,恰当运用逻辑推理和提供相关证据。结尾部分应包含致谢和落款,附项可列明相...查看全文

遭遇无端裁员,如何应对?

被无故辞退后,劳动者可依据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双倍补偿。维权措施包括理性对待、协商不成则寻求司法帮助。劳动者可通过逼迫辞职或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查看全文

员工遭遇公司裁员,如何获得补偿?

员工被公司裁员的补偿金标准及计算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和第47条规定,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等情形。经济补偿根据员工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月...查看全文

怀孕女员工被公司裁员:如何维权?

违法解除怀孕员工劳动合同的两种维权方案:一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支付工资损失;二是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违法解除,员工可要求撤销解除决定。...查看全文

遭遇员工劳动仲裁,企业应如何应对?

企业被员工劳动仲裁后的处理方法:与申请人协商撤回申请、补签劳动合同、与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协调、准备补偿。劳动仲裁结果不执行的处理方法:申请强制执行,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对单位罚款、对主要负责人拘留。劳动仲裁生效执行期限为6个月,超...查看全文

怀孕后遭公司裁员,求助维权

怀孕被公司辞退的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支付工资损失,或要求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月工资高于三倍本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三倍支付经济补偿,最高不超过...查看全文

员工遭受无端裁员,如何应对?

员工被公司无故辞退后,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无故辞退的情况,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经济性补偿;合同到期...查看全文

员工遭遇公司劳动合同问题,如何应对?

劳动合同未提供或不完整,员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请求改正,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员工还可以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提起劳动仲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面对员工怀孕,企业应如何应对?

转正后怀孕的员工不能被无故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只能在特定情况下解雇员工,如严重违规、丧失劳动能力等。孕期被辞退的员工有权获得经济补偿,按工龄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月工资高于本地区平均工资三倍的,补偿标准...查看全文

怀孕期公司裁员:如何维权?

怀孕期间公司辞退员工应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违法辞退补偿金按年限支付,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相关材料。被违法辞退的员工应了解维权方法,可先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查看全文

公司裁员怀孕后如何处理?

怀孕妇女解除劳动合同存在重大误解的法律争议,法院对是否属于重大误解存在不同观点。女职工可以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孕期女职工可以请求支付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金。女性劳动者在解除合同前应充分考虑身体情况,...查看全文

怀孕被裁员公司如何补偿

法律分析:怀孕被裁员,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公司应如何应对?

劳动仲裁对公司影响不大,只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并不会损害公司的信誉。公司需参与仲裁并履行裁决书,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或双倍工资等费用。公司应积极参与仲裁庭审,寻求专业律师帮助,了解法律风险。同时,完善管理漏洞,加强人力资源管...查看全文

裁员怀孕女员工如何赔偿

律师分析:女性在怀孕期间被裁员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裁员怀孕女员工如何赔偿?

律师分析: 女性在怀孕期间被裁员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查看全文

员工怀孕公司如何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女性员工在公司倒闭后怀孕的赔偿标准为按工作年限进行补偿,每满一年可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进行补偿。...查看全文

员工怀孕请假,公司应对策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如果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建议一是,用人单位可以拒绝女职工的请假请求,并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解除合同。建议二是,对怀孕7个月以上且无法继续劳动的女职工,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员工仲裁公司如何应对

法律分析: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第1项中的自动离职的解释...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