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如何进行仲裁?

律师回答

工伤仲裁:(一)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二)申请书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自做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四) 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仲裁庭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工伤赔偿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后如何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仲裁流程如下:1、申请。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2、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3、开庭。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将进行申请人明确请求、被申请人答辩、仲裁庭调查事实、当事人双方举证质证、辩论、陈述最后意见等环节。4、调解。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5、裁决。

工伤事故如何向劳动仲裁申请

1、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范围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过了时效申请,就丧失了胜诉权。2、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劳动仲裁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和证据清单。4、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时,还应附交下列材料:劳动合同或其他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申请劳动仲裁要证明存在劳动关系;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作为申请人的应当提交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批准证书副本及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工伤的仲裁诉讼时效如何算

1、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工伤劳动仲裁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后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工伤认定是员工维护自己权益的有效方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行政法律法规,受到工作原因伤害的员工应进行工伤认定程序,并在一年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用人单位可能采取拖延时间、销毁证据、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员工应在15天内收集证据并留意...查看全文

工人在工作中受伤,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保障因公受伤的合法权益。提供劳动合同、工作证等证据,确立劳动关系。劳动监察调查后,要求企业补签合同。受伤时向单位汇报,记录见证人信息。保存相关发票,如医药费、交通费等。申请护理费需医生证明,如有终生残疾,申请工伤证。...查看全文

2023工伤仲裁的流程如何进行的

工伤仲裁流程:申请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委员会应在45天内完成审理。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申请书需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证据来源和证人信息。仲裁庭应在45天内做...查看全文

工伤赔偿程序中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一)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二)申请书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自做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查看全文

雇员在工作中受伤,应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在雇佣过程中,雇员受伤,无法申请工伤认定,也无法申请劳动仲裁,雇主和雇员在赔偿事宜上协商不成,雇员到法院起诉,主张雇主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如何进行仲裁?

公司拖欠工资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解决,申请书或口头申请需提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违反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并加付赔偿金。逃避支付工资的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工伤如何仲裁

法律分析:因为工伤引起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流程: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裁决前调解;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查看全文

工伤如何仲裁

法律分析: 工伤仲裁,要向当地仲裁委申请,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事项。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程序:仲裁如何进行?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程序包括:提交书面申请、仲裁受理、开庭审理、裁决。仲裁庭应在开庭前进行庭前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裁决采取多数意见决定,裁决书需送达双方当事人。...查看全文

如何才能进行仲裁

一、如何才能进行仲裁仲裁申请是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前提。仲裁的申请是指一方当事人依据仲裁协议将协议中约定的争议书面提交给仲裁协议中规定的仲裁机构,请求对争议进行仲裁。仲裁申请须具备下列步骤:1、提交仲裁申请书...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如何进行?

律师分析: 1、带上能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证明到单位所属区域劳动仲裁委员会,接待员认为能证明劳动者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则可以直接申请仲裁,反之需先行提出确认劳动关系申请,确认后方可申请仲裁。2、申请提交后5个工作日内,仲裁委会通知劳动...查看全文

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   在劳动争议发生一年内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如何进行

法律分析:1、带上能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证明到单位所属区域劳动仲裁委员会,接待员认为能证明劳动者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则可以直接申请仲裁,反之需先行提出确认劳动关系申请,确认后方可申请仲裁。2、申请提交后5个工作日内,仲裁委会通...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如何进行

法律解析: 1、带上能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证明到单位所属区域劳动仲裁委员会,接待员认为能证明劳动者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则可以直接申请仲裁,反之需先行提出确认劳动关系申请,确认后方可申请仲裁。2、申请提交后5个工作日内,仲裁委会通知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如何进行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按照下列步骤来进行:先由当事人提出仲裁的申请;然后由仲裁机构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的,再开庭审理,由各当事人陈述其意见,进行辩论和质证;最后由仲裁庭依法作出裁决。如果仲裁机构不予受理的,则作出书...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撤销:如何进行?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向仲裁庭提出仲裁申请后,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可以撤销仲裁申请。这意味着,一旦仲裁庭已经立案,当事人仍有机会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以撤回仲裁申请。...查看全文

入职未领工资,如何进行仲裁?

确认劳动关系事实,准备相关资料,如工资单、考勤记录、文件记录。无法协商解决时,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提起劳动仲裁需在一年内向仲裁委提出书面申请。...查看全文

公司拖欠工资,如何进行仲裁?

本文详细阐述了劳动仲裁申请书需要提交哪些资料。对于因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被申请人身份证明、证据资料清单。而对于公司申请仲裁,则需要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有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查看全文

员工如何进行劳动仲裁申请?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的主旨是:在劳动仲裁时效内提出申请,收集劳动关系和主张证据,准备仲裁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最终经过仲裁委员会审理后作出裁决。一般情况下,仲裁需在45日内审结,但特殊情况可延长。...查看全文

仲裁如何进行强制执行?

首先,仲裁强制执行需要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根据这个规定,在仲裁庭作出的裁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