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拖欠问题:如何迅速解决?

律师回答
摘要:工资拖欠找劳动监察大队最快有效。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或投诉工资拖欠行为。拖欠工资超过30天即违法。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一、工资拖欠找哪个部门最快最有效
劳动监察大队。一般来说,工资拖欠可以去当地的劳动局申请仲裁解决,或者是去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去投诉或者举报,第二种方式一般是最快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二、工资拖欠多久算违法
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三、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拖欠工资属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延伸阅读
结语:工资拖欠问题,最快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举报。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也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保护举报人的隐私,并对属实的举报给予奖励。工资拖欠超过30天即构成违法,单位应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工资拖欠的诉讼时效为一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仲裁如何迅速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有效途径。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来解决拖欠工资等问题。仲裁期限为45天,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天。如果仲裁裁决超期未作出,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解决流程包括申请材料的接...查看全文

求助部门迅速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拖欠工资问题解决方法: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如无效可申请支付令;或申请劳动仲裁,通过裁决书要求支付工资;如仲裁无效,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工资应按月支付,拖欠超过30天构成拖欠工资。投诉受理需5个工作日,调查一般60个工作日内完成。劳...查看全文

农民工资问题:如何迅速解决?

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或申请支付令最快解决。也可通过劳动仲裁、法院强制执行索赔,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工资应按月支付,超过30天构成拖欠。电话投诉、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途径可追讨工资,并可要求赔偿金。劳动者有权依法获得工资。...查看全文

如何迅速解决问题?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向当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该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监督检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以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此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有责任督办拖欠工资案件。劳动者可以通过电话投诉、申请...查看全文

如何快速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劳动仲裁是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45日内结束仲裁,并裁决争议案件。如果延期,最长不超过15日。如果仲裁超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劳动仲裁时,需准备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不需要律师代理...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如何迅速解决工资问题

劳动仲裁程序及风险应避免。申请劳动仲裁后,工资支付时间取决于对方经济状况,裁决书下达15天后生效。申请人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未履行裁决的一方。申请劳动仲裁需避免不当请求、超时申请、逾期改变请求、不按时出庭和举证不足的风险。劳动仲裁基本...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如何迅速解决工资问题?

劳动仲裁是处理劳动纠纷的前置程序,裁决期限60天,上诉期限15天。裁决后15天内无起诉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回工资取决于经济情况和法院执行情况。进入强制执行后,留意对方经济状况并报告法院。对方有经济能力却不执行可申请征信黑名单。若有...查看全文

如何迅速解决你的问题?

公民遗失身份证应及时挂失并补办,公安机关进行信息核对和采集,以保障身份证本人的合法权益;公民申请办理身份证时,公安机关应及时办理,可采取登报声明等措施减少不法分子利用身份证作案;在办理期间有特殊需求的公民可申请办理临时身份证,公安...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如何应对工资拖欠问题,包括投诉劳动监察、申请劳动仲裁等;拖欠工资可能构成犯罪的情况,如恶意拖欠、金额达到五万元等;工资拖欠超过一个月可视为违法行为,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举报或起诉。...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问题,如何解决?

如何应对拖欠工资和欠款问题?工资拖欠可通过投诉或报警解决,即使没有合同也可要求双倍赔偿。欠款不还属于民事纠纷,报警无效,需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解决。警察主要处理刑事案件,不涉及民事债务纠纷。对于绝大多数借款案件,只能通过诉讼或律师...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问题如何解决

在面对工资拖欠或不发的情况下,首先通过沟通协商解决,若协商失败可依法监督用人单位并申请劳动仲裁,最终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并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问题:如何解决?

拖欠工资又不给辞工,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拖欠一个月工资可辞职,可协商或向劳动保障机构投诉,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并要求支付补偿金。用人单位应及时支付工资,拖欠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问题:如何解决?

本文介绍了员工在遇到老板拖欠工资时应该如何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途径。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可以采取电话投诉、申请支付令、申请劳动仲裁和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文章还列...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问题如何解决?

拖欠工资如何投诉?确认劳动关系后,协商不成可向劳动局投诉,或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若拖欠数额较大,可请律师打官司追回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工人工资拖欠问题,如何解决欠条问题?

针对老板拖欠工程款的情况,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首先,可以尝试与老板进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可以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也无法达成一致,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采取其他解决措施。同时,如果双方在欠付工程价款利息计付方面...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如何解决欠条问题?

处理纠纷有四种途径: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若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采用行政解决方法、收集相关...查看全文

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如何解决?

农民工拖欠工资可投诉劳动执法监察大队,申请支付令或劳动仲裁,裁决书可向单位索赔,如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农民工有权投诉、调解仲裁和诉讼,单位和个人可举报拖欠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公开举报...查看全文

工人工资拖欠问题如何解决?

装潢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劳动争议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未签订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解除劳动关系可要求经济补偿金;有欠条可起诉法院要求支付工资。...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工厂工资拖欠问题

拖欠工资可拨打12333投诉。确认劳动关系后,与单位协商补发工资。如协商不成,可向劳动局或仲裁委提出投诉或仲裁。如拖欠金额较大,可请律师提起诉讼追回工资。...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员工工资拖欠问题

法律分析:有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拖欠劳动工资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