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劳动合同空白处如何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法律规定事项。此外,双方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空白处如何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延伸阅读
2023年劳动合同填写要求和规定
2023年劳动合同填写要求和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合同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包括雇主和雇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其次,合同应明确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地点,确保双方权益和责任明确。同时,合同还应规定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加班和加班费等相关事项。此外,劳动合同还应明确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最后,合同应包含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等。总之,2023年劳动合同填写要求和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公平性和稳定性,保护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结语:劳动合同的规定事项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身份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护等。除此之外,双方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2023年的劳动合同填写要求和规定旨在确保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公平性和稳定性,保护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的告知义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空白处如何规定

劳动合同空白处如何规定 为了避免分歧和纠纷,劳动合同空白处都要填写的。劳动合同除了基本必须具备的条款,还有一些自行约定条款,比如试用期的约定、培训、保密、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方面的条款约定,这些自行约定的条款可以写到合同空白处。 ...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空白处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空白处一般填写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等约定条款。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社会保险;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空白处应如何规定?

为了避免分歧和纠纷,劳动合同空白处都要填写的。劳动合同除了基本必须具备的条款,还有一些自行约定条款,比如试用期的约定、培训、保密、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方面的条款约定,这些自行约定的条款可以写到合同空白处。 劳动合同空白处可以划掉吗...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劳动合同上的空白?

劳动合同的主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可能无效或部分无效,可以通过拒签或投诉要求补正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纠纷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手写空白处的规定

劳动合同应包含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法律规定事项等。除此之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还可以约定其他事项如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查看全文

签订劳动合同后如何处理空白合同?

劳动合同有效的标准及维权措施。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书面形式订立,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合同必备条款包括双方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报酬、保险等。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劳动者可要求修改或向劳动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已签署的空白劳动合同

如何处理签订空白合同及劳动合同不合法的问题? 签订空白合同是无效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劳动者可要求重新签订合同,核对内容是否符合谈好的待遇。如单位拒绝,可向劳动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查看全文

签的空白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合同无效

以下是说劳动合同无效举证,请参考。 当事人主张劳动合同无效产生的纠纷,应就劳动合同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即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免除自...查看全文

签的空白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合同无效?

律师分析: 以下是说劳动合同无效举证,请参考。 当事人主张劳动合同无效产生的纠纷,应就劳动合同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即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或用...查看全文

签的空白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合同无效

法律分析:以下是说劳动合同无效举证,请参考。 当事人主张劳动合同无效产生的纠纷,应就劳动合同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即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签空白劳动合同?

律师分析: 由于空白劳动合同依法属于无效合同,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实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能保留好证据证明空白劳动合同的存在,则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查看全文

签空白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由于空白劳动合同依法属于无效合同,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实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能保留好证据证明空白劳动合同的存在,则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查看全文

签订劳动合同的空白部分如何处理?

劳动者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或缺少必备内容的合同可以要求补正或申请仲裁,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重新签订,违反《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空白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劳动者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空白处怎么处理?

合同空白处要用笔划掉;合同主文结束后,写上“以下无正文,为签字页(处)”。劳动合同应包含单位信息、员工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法定事项。除此之外,单位与员工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空白处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对于劳动合同空白处的情况,按照标准的 格式合同 ,是应当最好划上斜线,有助于减少后期的不必要的争端,是正确地书写法律文书方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空白处的要求

本文讲述了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的规定。工资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但可以包含计算方式,如计件工资、提成工资等。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工资约定不明确时的处理程序。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写明工资,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并重新约...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空白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一、劳动合同空白怎么处理1、可以拒签,要求用人单位不填完善之后在进行签订。2、如果已经签订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补正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并要求用人单位重新签订。...查看全文

合同空白处应如何处理

合同的空白处应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约定清楚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重要的条款。 签了空白合同如何补救 签了空白合同的补救是:当事人可以依法收集证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查看全文

公司给签空白劳动合同如何办?

对于这种情况,用人单位的作法是违法的,可以匿名向劳动部门投诉。 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查看全文

劳动者已经签了空白劳动合同如何办?

劳动者已经签了空白劳动合同如何办? 一、在劳动争议中,无论是社保的缴纳,还是拖欠薪资,抑或工伤认定等,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当事双方的劳动关系,而要确定劳动关系,就要以劳动合同为依据。因此,劳动合同可谓是确定劳动关系的命脉所在。 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