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期政策的调整

律师回答
摘要:探亲假是指职工在分居两地且无法在公休日团聚的情况下,享受的回家与父母或配偶团聚的假期。国家规定了探亲假的适用条件,包括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探亲假享受的具体细则由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备案。在探亲假期间,职工可以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
您问的什么是探亲假,那国家规定的一种假日,具体来说,探亲假制度,是指按我国规定,给予与家属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回家与父母或配偶团聚假期的制度。我国自1958开始实行探亲制度,1981重新修订颁布了《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在这个规定中具体规定了探亲假的适用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必须是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其他性质的用人单位如愿意给员工探亲假也可以给予。
法律客观:
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同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它是职工依法探望与自己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带薪假期。
1、探亲假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为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该法规定,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抄送国家劳动总局备案。
2、根据国务院的上述规定,上海市政府转批的《上海市职工探亲待遇规定的实施细则》明确:本市各区、县、局集体企事业和街道集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的探亲待遇,可参照《探亲规定》和本实施细则执行。
3、劳动部在《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职工在职期间的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打鬼顶执行”;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公休假日、探亲假、婚丧假、女职工产假等假期。”4、根据《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地,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内回家居住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的,应在年休假期间安排探亲。其中,国有单位职工探亲时,年休假天数不足于原规定的探亲假天数部分可给予补齐。旅途车船费按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结语:探亲假是我国规定的一种假期,允许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回家与父母或配偶团聚。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探亲假的适用条件包括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探亲假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以及各省、直辖市的实施细则。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和地方规定也涉及探亲假的安排。在享受探亲假期间,职工通常可以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并享受相应的补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一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 第一千一百零九条 外国人依法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应当经其所在国主管机关依照该国法律审查同意。收养人应当提供由其所在国有权机构出具的有关其年龄、婚姻、职业、财产、健康、有无受过刑事处罚等状况的证明材料,并与送养人签订书面协议,亲自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前款规定的证明材料应当经收养人所在国外交机关或者外交机关授权的机构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但是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一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 第一千一百零六条 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二节 收养的效力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条 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的姓氏,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关于病假工资待遇的政策调整

法院对拒绝抚养子女的当事人的处理原则是通过批评教育使其履行法律义务,若不听教育,法院会根据保护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孩子归一方抚育,另一方承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查看全文

海航关于退票政策的调整

退票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明和退票授权书,电子客票需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已使用部分航程,退还余额,不收手续费。已使用部分航程,退还余额,扣除服务费或退票费。按适用规定无法退票,海航有权拒绝。...查看全文

新疆探亲假期政策调整

探亲假期政策是国家规定的,其中包括职工探望配偶、父母和配偶父母等不同情况下的假期长度和探亲假适用的范围。职工探望配偶的假期为30天,探望父母(非配偶父母)的假期为20天,探望配偶父母的假期为20天,但每四年只适用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查看全文

关于年终奖发放的相关政策调整

年后离职能否领取年终奖需具体情况分析。根据劳动部意见和工资总额规定,年终奖视为劳动报酬,发放取决于单位制度。劳动法未规定公司年终奖,完全取决于经济效益。工资总额包括计时、计件、奖金、津贴、加班工资等。劳动法鼓励社会福利,提高福利待...查看全文

辽宁省关于陪产假男方休假时间的政策调整

辽宁省男方陪产假15天,根据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夫妻在办理婚姻登记后,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还可以增加7天的婚假。符合生育规定的夫妻,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男方还可以享受60天的陪产假。在陪产假期间,男方可以照顾...查看全文

首都航空关于退改政策的调整

航班取消前的客票退改政策:取消订座的客票可免费办理退票,可免费改期一次至2021年6月30日前的航班。超过日期需按客票使用条件办理。自愿改期的客票符合规定可享受免费改期或退票,但已收取的自愿变更费不退。已办理退改业务的客票不再返还...查看全文

海南航空关于退票政策的调整

飞机票退改签规定及费用:退票需根据航空公司退票明细表,起飞前24小时以前收5%,24小时以内2小时以前收10%,2小时以内收20%。退票只能在原出票地退款,如非本售票点购买,只能取消座位并注明申请退票。姓名输错属同音字错误,可向航...查看全文

关于税收政策调整的最新解释

税前调整是对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事项进行调整,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工资应当按月支付,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按照税法规定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去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得出应纳税额。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查看全文

首都航空关于退票政策的调整

航班取消座位政策:2020年12月17日至2021年2月28日航班,取消订座客票可免费办理退票,免退票手续费;可免费变更航班日期至2021年3月27日前,免变更手续费和差价;如涉及服务等级变更,免变更手续费但需补差额;变更至202...查看全文

中国国航关于改签政策的调整

机票改签与退票的规定:3折以下机票原则上不可改签、不可退票;4折至9折机票按规定收取手续费;全价票或头等舱可自由改签,只要有余票即可;若不确定改签日期,可保留机票并改签为高于现价的班次,需补差价;航空公司不会退还低于所持机票价值的...查看全文

厦门航空关于退票政策的调整

航班退票规定:60折及以上舱位可免费变更一次,再次变更需支付5%手续费;高舱位变低舱位属自愿退票;低舱位变高舱位全额退款,无退票费。40折至55折舱位每次变更收取10%票面价,升降舱按自愿变更规定处理。...查看全文

国泰航空关于退票政策的调整

机票退改签规则根据出票时间来判断。出票当天发现错误可作废,24小时内发现错误可退款,星期五出票可在下周一前退款,星期二出票且第二天是假期需在24小时内退票。退票手续费根据票价折扣不同而有所变化,低折扣机票一般无法退改签,机场建设费...查看全文

关于土地承包政策调整的通知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主旨:延长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政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查看全文

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

房产证和土地证合一,改为不动产登记证,统一城乡房屋产权证明。现行制度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等。...查看全文

工伤休假政策调整

工伤休假时间规定旨在保障工伤患者权益,根据伤情轻重和情况特殊确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个月,以确保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这体现了我国对工伤患者的关怀和支持。...查看全文

关于从租收入税收政策调整

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对于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的情况,纳税义务从生产经营之月起计算;对于自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的情况,纳税义务从建成之日的次月起计算;对于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纳税义务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计算...查看全文

航空公司关于疫情期间退票政策的调整

疫情期间退机票免手续费,中国民航局规定,2020年1月28日前购买的机票可免费退票。交通运输部决定,自2020年1月28日起,已购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客票可免费退票。铁路部门也免费退票,民航跟进,东方航空已发布免费退改签通知。...查看全文

相关政策调整回顾

我国低保条件: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3、在职人员及退休人员领取工资或养老金后,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政策调整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对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的限制,一般为两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二个月;若延长期限后仍未办结,可再延长二个月。...查看全文

关于老年人房产继承政策调整

继承权的发生与被继承人的死亡相关,遗嘱继承权需满足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故的条件。合法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