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确认方法与途径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关系确认依据:签订劳动合同或凭证。签订合同的,以合同为主;未签订合同的,可参考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等身份证明、招聘记录等。
签订劳动合同的,以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确认劳动关系。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延伸阅读
劳动关系纠纷解决的法律途径
劳动关系纠纷解决的法律途径主要包括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两种方式。劳动仲裁是指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调解、仲裁,解决劳动关系纠纷。当劳动仲裁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一方不服仲裁结果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诉讼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诉讼是指通过法院审理,最终由法院判决解决劳动关系纠纷。在劳动关系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双方可以选择合适的法律途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仲裁还是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确保自身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劳动关系的确认主要依据劳动合同的签订,但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可以参考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身份证明等凭证来认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双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能够确保自身权益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关系确认方法与实践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一定条件时,劳动关系仍然成立。用人单位需提供工资支付凭证、身份证明、招聘记录等凭证,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确认方法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备主体资格、适用劳动规章制度、劳动者提供劳动是业务的组成部分时,劳动关系成立。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可凭工资记录、发放的证件、招聘记录、考勤记录等凭证认定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确认的方法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应建立职工名册备查。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通知,即使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满足主体资格、适用劳动规章制度并从事有报酬的劳动,劳动关系仍然成立。...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关系的途径

劳动关系的解除方式包括双方合意解除、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和劳动合同终止。对于病患职工的解除劳动关系,需提前通知或支付一定工资。解除劳动关系可通过劳动关系解除通知书或离职证明进行证明,并应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查看全文

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途径

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包括协商解除、通知解除和因单位违法违约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除方式。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若是因单位违法违约,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是按劳动者在...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确认与工伤认定的关系

劳动关系确认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的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通知相关方,如有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行政主管部门结论为依据的情况下,时限会中止。...查看全文

确认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依据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及鉴定方法。劳动关系是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订立书面合同。劳务关系是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或特定劳动服务,应根据约定支付劳务报酬。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务关系...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确立与认定

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包括管理与被管理、劳动条件等。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合同违法,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权益,需提供相关证据,如业务授权委托书、证人证言、客户证明等。...查看全文

解除劳务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劳动合同解除方式包括约定解决和法定解除。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到期或法定情形下可解除合同。解除权人可根据约定事由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仍未履行、违约行为致使...查看全文

老板拒绝承认劳动关系的解决途径

未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可根据一定凭证认定。为保护劳动者权益,国家规定了一些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等,用于认定劳动关系。对于老板不承认劳动关系的情况,国家规定了一些情节,符合规定即可认定存在...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劳动争议解决的要点须知:协商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直接申请调解或仲裁。调解委员会有30天内结束调解的期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各类劳动争议,包括解雇、工资、保险、合同等问题。人民法院只在仲裁裁决不服时受理诉讼。...查看全文

确认劳动关系与诉讼时效的关系

劳动争议确认劳动关系适用诉讼时效,但同时适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确认劳动关系的方法有哪些?

劳动关系确认的主旨:根据劳动保障部通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劳动关系仍然成立。用人单位可参考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等证据来确认劳动关系。对于事实用工,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签订劳动合同,则劳动者可...查看全文

劳动者维权途径仲裁与诉讼的关系

法律分析:联系: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强制前置程序,只有在经过仲裁,或者仲裁机构出具了不予受理等文书后,才可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1、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查看全文

探讨证明劳动关系的途径

如何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可以参考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费记录、工作证等证件、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和劳动者证言等凭证。此外,司法实践中,还可以使用公司业务往来的文件和录音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事实...查看全文

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途径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等。《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在一个月内签订,否则需支付两倍工资;超过一年则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查看全文

劳务关系确认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分类以及劳务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指出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不存在人身隶属关系,并基于民事法律规范成立,受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和保护。劳务关系可能产生的责任一般是违约和侵权等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证明有哪几种方法和途径

根据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与方法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若无法协商解决,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提供,若不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适用于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解雇、福...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认定的方法与技巧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只要符合主体资格、适用劳动规章制度、接受劳动管理、从事有报酬劳动且为用人单位业务的一部分,劳动关系即成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