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后离职,如何进行权益保障?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合同的解除与提前离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无需提前通知。劳动者需承担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责任。劳动者需在法律规定情形下提前离职,一般为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实习期内为提前三日通知。
一、签了劳动合同想辞职该怎么处理
1、签了劳动合同想辞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仲裁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签了劳动合同可以提前离职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提前离职,但是此时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进行离职,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应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劳动者是在实习期内的,则应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延伸阅读
离职后如何维护劳动权益:法律保障与实际操作
离职后如何维护劳动权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法律保障与实际操作方面,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首先,员工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包括合同约定、薪资福利、加班补偿等。其次,员工可以与雇主进行沟通,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保留相关证据。如果雇主不履行义务,员工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包括咨询律师或向劳动仲裁机构投诉。此外,员工还可以参与工会或职工代表会议,通过集体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维护劳动权益需要依靠法律保障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员工应积极主动地了解、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签订劳动合同后,如果想辞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则提前三日通知。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提前通知。离职后,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并与雇主沟通、保留证据。如有需要,可以咨询律师或向劳动仲裁机构投诉,也可参与工会或职工代表会议,通过集体行动维护权益。维护劳动权益需要法律保障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劳动者应积极主动地争取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务合同签订后如何保障劳动法权益?

没签劳务合同也受劳动合同法保护。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补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可要求支付每月二倍工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视为无固定期劳动合同,违规解除需支付赔偿金。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限为一年。...查看全文

离职未签合同,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应支付劳动者每月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支付劳动者每月二倍工资。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如试用期内、被强迫劳动、未支付工资或提供劳动条件。工资应...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保障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缺失导致工资未发的解决方法:首先协商索要工资并让公司开具欠条;其次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最后收集证据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方式:支付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凭相关证据向用人单位讨要工资,如若不...查看全文

辞职后三天仍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劳动合同的签订对于建立劳动关系、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以及避免劳动争议都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劳动合同法,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影响劳动者辞职,劳动者可以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查看全文

离职时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工资权益如何保障?

未签订劳动合同自离有工资,用人单位应支付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员工每月二倍工资。劳动者可凭公司工装、工资卡、工资条等证明劳动关系,同事证言可作为证据。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仍缴社保,违反法律,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二倍工资。...查看全文

保障合同签订后权益

本文讲述了即使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员工仍然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只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雇佣关系,就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署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据此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从用工的第二个月起支...查看全文

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如何保障劳动者权益?

劳动关系受法律保护,公司不签劳动合同违法,超期可申请补偿。根据中国劳动法,超过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需支付二倍工资;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需支付二倍工资。劳动合同欺诈、免责、违法无效,需仲裁或法院确认。即使无合同,实际劳动关系也受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半年未签劳动合同,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及补救措施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双倍工资。证据可包括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等。司法实践中,公司业务往来文件、录...查看全文

四年未签劳动合同,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劳动合同终止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而根据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的终止情形包括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用人单位破产等。如果劳动合同期满且未续签,用人单...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需要支付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同时面临支付二倍工资的风险。签订劳动合同对双方都有利,否则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查看全文

离职后如何保障权益?

《关于审理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应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包括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未支付工资、拖欠工资和拒不支付加班费等情况。...查看全文

签订合同保障权益

法律分析:1、虚假宣传,引诱消费者签订合同。2、订立霸王合同,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3、违规操作,使消费者利益受损。等等。【法律依据】:《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查看全文

签订合同保障权益

法律分析:1、虚假宣传,引诱消费者签订合同。2、订立霸王合同,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3、违规操作,使消费者利益受损。等等。【法律依据】:《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员工权益如何保障?

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可以准备以下证据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转账记录、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考勤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记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以及胸卡、门禁卡、工作证、工装、工...查看全文

辞职未签合同,权益如何保障?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支付劳动者每月二倍工资。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如遇工资拖欠或克扣可申请仲裁或投诉。工资应按月支付,不得克扣。建议遇到工资纠纷的员工寻求律师帮助。...查看全文

签订旅游合同时如何保障权益?

合同要素、霸王条款、行程表及网上交费团购合同的注意事项。出境游合同需约定导游小费、领队等特殊要素;注意是否存在霸王条款,可与旅行社协商或更换;行程表与合同条款不得相互抵触;网上交费团购需与旅行社签订合同,避免责任纠纷。...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签订后如何离职?

员工提前离职的方式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另一种是提前书面通知单位三十天后解除劳动合同。在操作过程中,员工需要注意合同中的违约金和通知期的规定,进行工作交接并拿到离职交接单,以及索要离职证明书。若单位不同意解除劳...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缺失,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可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和社保补交。维护权益需收集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等。建议先协商解决,若不行可提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没有正规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权益如何保障?

如果公司不具备正规条件或通过欺诈手段签订劳动合同,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但员工仍可请求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若涉及较大数额,建议寻求专业律师协助处理。...查看全文

未能续签合同,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5)款规定,除非用人单位降低条件续签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签,否则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张某某要求涨工资未果,拒绝续签合同,单位无需支付补偿。总之,劳动合同到期...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