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自己的工资权益?

律师回答
摘要:单位不发工资的解决办法:与单位协商不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部门可责令单位支付工资并加付赔偿金;也可通过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申请支付令。依据《劳动合同法》,单位未按约定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支付加班费或经济补偿的,可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并加付赔偿金。辞职后不发工资可向法院起诉,判决后可申请强制执行,也可寻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介入。
一、单位不发工资的要怎么办
1、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员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员工也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二、辞职后不发工资怎么办
辞职后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如果在人民法院判决之后还不发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者也可以找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介入。
延伸阅读
确保工资权益的有效保障措施
确保工资权益的有效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合理的劳动合同、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工资支付监管、建立工资争议解决机制等。首先,雇佣双方应签订明确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支付方式、时间和标准,确保工资权益不受侵害。其次,雇主应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如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福利待遇等,不得擅自扣减或拖欠工资。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工资支付的监管,确保企业按规定支付工资,对拖欠工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此外,建立工资争议解决机制,提供有效的法律途径,帮助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工资权益。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合理的劳动合同、遵守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建立争议解决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工资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合理合法维权,保障劳动者权益。遇到单位不发工资的情况,员工可先协商解决,如不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仲裁或支付令。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并加付赔偿金。辞职后不发工资,可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确保工资权益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合理合同、遵守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建立争议解决机制等。通过以上措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资被扣发,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劳动者维权措施:与老板协商→劳动监察举报→劳动仲裁→法律诉讼。未签劳动合同超过1个月不满1年需支付双倍工资,超过1年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工伤职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企业破产后应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然后用破产财产对职工工伤进行赔偿,包括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等。欠缴的社保费也应用破产财产偿还。工伤认定需要提供有效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申请书、身份证等材料。...查看全文

孕期员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怀孕员工有权保护,公司不得辞退或降薪。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怀孕、生育、哺乳解除劳动合同。怀孕期间,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证明减轻劳动量或安排适应的工作。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员工,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夜班,并应...查看全文

离婚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解析: 在财产分割、债务分割和抚养权等方面,建议多搜集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相关证据,如果担心证据会有纰漏,可请专业律师或法律服务团队帮忙进行维权,争取合法权益最大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查看全文

业主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业主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权益被物业侵害时,业主可向物业提出投诉,如得不到满意答复,可向政府投诉。业主还可向政府、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通过舆论监督和法律维权行动捍卫权益。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业主享有接受服务、提议召开业主大...查看全文

离婚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在财产分割、债务分割和抚养权等方面,建议多搜集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相关证据,如果担心证据会有纰漏,可请专业律师或法律服务团队帮忙进行维权,争取合法权益最大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离婚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解析: 在财产分割、债务分割和抚养权等方面,建议多搜集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相关证据,如果担心证据会有纰漏,可请专业律师或法律服务团队帮忙进行维权,争取合法权益最大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查看全文

离婚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律师分析: 在财产分割、债务分割和抚养权等方面,建议多搜集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相关证据,如果担心证据会有纰漏,可请专业律师或法律服务团队帮忙进行维权,争取合法权益最大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查看全文

实习期员工如何保障自己权益

法律分析:鉴于实习生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缺乏,导致实践中实习生权利受到侵害得不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因此签订一份实习协议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份完善的实习协议可作为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从实习生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实习协议至少应当对以下事项做出...查看全文

离婚时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离婚时保障自己的权益的方式:_x000D_ (1)当事人应当及时对夫妻共同财产及共同债务等清单或凭证进行保存;_x000D_ (2)若另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过错的,还应当收集相关证据;_x00...查看全文

离婚时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离婚时保障自己的权益的方式:(1)当事人应当及时对夫妻共同财产及共同债务等清单或凭证进行保存;(2)若另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过错的,还应当收集相关证据;(3)离婚时保障自己的...查看全文

离婚时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离婚时想要保障自己的权益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签订婚内财产协议;2、保存好自己重要的身份证件;3、相关证据的收集;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查看全文

劳动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期间是否要继续上班,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一般需要继续上班,但若用人单位采取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或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安全,则可以不上班。若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查看全文

离婚时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解析: 离婚时想要保障自己的权益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签订婚内财产协议;2、保存好自己重要的身份证件;3、相关证据的收集;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查看全文

公司破产,员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劳动纠纷解决方法:向劳动监察处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关闭或倒闭的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月工资高于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查看全文

企业破产,员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员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公司倒闭未获赔偿的问题,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责任处理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情况。...查看全文

员工被辞退后,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员工被无故辞退,老板应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可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根据具体情况,赔偿金可为2个月或1个月工资,并可能额外支付代通知金。若员工存在违法行为,无需支付赔偿金。劳动争议可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辞...查看全文

农民如何保障自己的土地权益?

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的解决主要依靠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由相关政府部门处理。诉讼流程包括递交诉讼状、答辩状、开庭审理、调查阶段、法庭辩论、判决宣告。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处理需考虑国家政策和当地民俗风情,以协调为主。...查看全文

股东如何保障自己的分红权益?

公司法规定股东享有分红权,但分红决定权由股东会行使,按股东出资比例表决。立法目的在于平衡股东与公司利益,防止个别股东损害公司利益,体现公司意愿。...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期间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取保候审期间的规定包括:禁止离开居住地、及时报告住址变动、准时到案、不干扰证人作证、不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违反规定可能导致没收保证金、责令悔过、重新交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逮捕。违反规定需要逮捕的,可以先行拘留。...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