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告雇主拖欠工资的法律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如何讨要工资并起诉的要点:起诉状应包含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信息、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证据和证人信息。工资应按约定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应提前支付。讨要工资可尝试私下和解、收集证据、进行劳动仲裁或诉讼等。与老板私下和解时,应录音以获得拖欠工资的证据。同时,收集好证据后,可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
一、讨要工资如何写诉状
1、讨要工资的起诉状应当包含以下内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怎样讨要工资
讨要工资可以尝试与老板进行私下和解、收集好拖欠工资证据、进行劳动仲裁、诉讼等。
1、首先与老板进行私下和解。(同时用手机录音,尽量找到老板承认拖欠工资的证据。)
2、其次,再全面收集好老板拖欠工资证据的情况下(包括考勤表、财务部门证言、员工们的证言、之前发工资的证据等等),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
延伸阅读
维权权益:探讨状告雇主拖欠工资的法律依据
在探讨状告雇主拖欠工资的法律依据时,维权权益至关重要。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雇主有义务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如果雇主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这种情况,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提起诉讼,以获得合法的赔偿。在诉讼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劳动合同等,以证明雇主的拖欠行为。同时,员工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律师以获取专业建议和支持。通过合法手段维权,员工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使雇主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公正。
结语:合理维权,确保工资权益。讨要工资的起诉状应详细记明双方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及证据来源。工资应按约定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工作日支付。可尝试私下和解并收集证据,进行劳动仲裁或诉讼。员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提起诉讼,提供相关证据以维护权益。寻求法律援助,咨询律师可获专业建议。通过合法手段维权,维护劳动关系平衡和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雇主拖欠工资的法律法规

如何应对工地老板拖欠工资问题?建议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收集证据起诉法院,电话投诉劳动执法监察大队,申请支付令,劳动仲裁和法院强制执行是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阐述了解决工地老板拖欠工资问题...查看全文

雇主拖欠工资的法律法规

拖欠工资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查看全文

雇主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

私人老板不发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要求支付工资和赔偿。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支付加班费或解除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加付赔偿金。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也有相关规定。即使没...查看全文

起诉拖欠工资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况,或者通过申请仲裁、提起诉讼来解决发生的劳动争议。...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赔偿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一、拖欠工资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查看全文

支付拖欠工资法律依据

解决工资拖欠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赔偿金的法律依据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补偿金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拖欠工资补偿金的法律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查看全文

雇主拖欠工资:法律是否保护?

个人老板拖欠工资可以报警,但报警处理困难。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应采取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措施。拖欠工资仲裁时效为一年,可不受时效限制。法院起诉拖欠工资一般3-6个月有结果,特殊情况可延长。...查看全文

雇主拖欠工资,法律如何保护?

私人老板应该支付给雇佣司机的工资,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实际的劳务用工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工资的行为属于违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支付工资,并有权要求...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法条依据

解决工资拖欠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赔偿金25%的法律依据

拖欠工资25%补偿金的规定已经被《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废止。《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雇主无理拖欠,劳动者维权有法可依

没有劳动合同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申请仲裁来解决。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内向法院起诉。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时,可以要求除全额支付工资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查看全文

雇主拖欠员工工资,法律如何保护?

私人开车老板拖欠工资的解决方法:1.劳动监察投诉;2.劳动局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双倍工资或经济补偿金;3.仲裁不成可向法院起诉。举报需提供:身份证、劳动合同、工作证、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及其他劳动关系证明...查看全文

雇主拖欠工资:法律途径有哪些?

通过电话投诉、申请支付令、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等途径,劳动者可以追讨被拖欠的工资。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拖欠工资属于无故拖欠,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并加付赔偿金。除非遇到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其他情况...查看全文

雇员与雇主:工资拖欠的解决方法

中介公司不发工资应该找劳动局或劳动仲裁委员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拒绝支付加班工资,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或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因此,受到...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求助雇主

离职后,若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前往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将责令单位限期支付欠款。如果单位拒绝调解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查看全文

雇主拖欠员工工资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不限具体时间,只要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或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即属违法。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在接到投诉后5个工作日内受理,并在15日内完成调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可构成犯罪,最高可判7年...查看全文

雇主失信:工资拖欠带来的法律后果

老板拒不支付工资应该如何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公司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为:拒不支付...查看全文

雇主拖欠员工工资的解决方法

劳动者维权: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若企业拖欠工资,劳动者可要求加发经济补偿金。维权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和向法院申请支付令,金额超过标准可直接起诉。企业提出异议导致支付令失效,劳动者可凭工资欠条直接起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