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未签保密协议是否可以视为有效合同?

律师回答
摘要:未签订合同只签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保密协议是双方约定不向第三方披露信息的协议。违反协议将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可以分开签订,签署保密协议并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是有效的。我国刑法规定侵犯商业秘密者将受到刑事处罚。商业秘密是未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和经营信息,具有经济利益且采取了保密措施。权利人是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授权使用人。
未签订合同只签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并不存在一个隶属关系。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中添加保密条款,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之外单独签订一份保密协议。所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只是签保密协议是否有效的。
刑事责任:
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延伸阅读
结语:保密协议的有效性,与劳动合同并无直接关系。保密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就告知信息的披露约定,违反协议将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尽管未签订劳动合同,仅签署保密协议仍然有效。根据我国刑法,侵犯商业秘密罪规定了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刑事责任。商业秘密是指未为公众所知、具有实用性且通过保密措施被保护的技术和经营信息。权利人包括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许可使用商业秘密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一条 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三十五条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涉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密码工作的领导。中央密码工作领导机构对全国密码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制定国家密码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密码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密码法治建设。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签保密协议是否有效力

法律分析: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签保密协议有效力。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协议。保密协议是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保密协议可以在...查看全文

未签署保密协议的合同是否有效?

在签署合同时,当事人需要具备签订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当事人意思表示需要真实,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对于没有盖章的合同,只要符合有效要件,就是有效的。...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签署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保密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约定保护信息不向第三方披露的协议。违反协议将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无必然关系,可以单独签订。签署保密协议而未签劳动合同也是有效的。...查看全文

员工未签保密协议,劳动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未签订合同只签保密协议是否有效。保密协议有独立性,与劳动合同无直接关系。违反保密协议将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对造成重大损失者处以刑罚。商业秘密是指未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实用性且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和经...查看全文

保密协议是否可以被视为劳动合同的补充?

保密协议不可视作劳动合同,但可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用于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保密事项。保密合同与劳动合同不同,保密合同具有从属性和独立性,其效力不受劳动合同的无效或变更影响。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时需支付违约金。综上,保密协...查看全文

员工签保密协议可以签吗

法律分析:一、员工签保密协议可以签吗符合法律规定的保密合同是可以签订的。二、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的员工是否视为旷工?

未签劳动合同,未经公司同意不上班属于旷工。劳动者应遵守公司章程及法律规定。根据《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第39条,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不符录用条件、严重违规、严重失职、对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拒不改正、劳动合同无效、被追究...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劳动合同,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保密协议是当事人之间约定不向第三方披露书面或口头信息的协议,违反协议将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可同时存在,签署保密协议是否有效与是否签署劳动合同无关。违反保密协议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商业...查看全文

没有与员工签订合同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并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但是,签订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协议不给员工可否视同未签?

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不给员工可以视为未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查看全文

企业与员工签署的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保密协议在公司与员工间签订时具有法律效力,只要符合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和公序良俗的条件。员工离职后,保密协议仍然有效,违约将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一般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查看全文

保密协议未明确保密费用,协议是否有效?

保密协议有效,即使没有保密费。若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解除后给予经济补偿,未支付的可以要求解除。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查看全文

股份协议是否可以被视为有效协议?

私下签订的股份协议无效,未登记在股东名册,无权享有股东权利。但隐名股东签订的协议有效,他们实际出资认购股份,但在公司文件中记录为他人投资者。...查看全文

签署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私下签订的协议只要符合条件就有效。协议必须由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双方真实表示意思,不违反法律规定且符合公序良俗。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合同无效时,已取得的财产应返还或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需赔偿损失。《民法典》规定了这些...查看全文

补充协议是否可以视为合同的续签?

补充协议不可以认定为合同续签。签订补充协议是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补充约定,需要明确主合同的正文内容或将主合同作为附件,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的补充协议有效。 补充协议是不是就合同续签,合同补充协议模板 ...查看全文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签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法律分析: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签保密协议有效,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并不存在关联关系。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中添加保密条款,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之外单独签订一份保密协议。法律依据:_x000D_ 《劳动合...查看全文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签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法律分析: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并不...查看全文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签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并不存在一个隶属关系。...查看全文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签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律师分析: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并不存在一...查看全文

公司是否可以要求员工签署保密协议?

可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