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多少?

律师回答

工伤赔偿标准:(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二)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伤残津贴(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三)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如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33条。(四)工亡待遇标准1、丧葬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3、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配偶=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40%,其他亲属=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30%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五)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2、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3、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4、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2020年伤残等级标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伤残等级标准依据是:1、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b.意识消失;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2、Ⅱ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b.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c.不能工作;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3、Ⅲ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b.仅限于室内的活动;c.明显职业受限;d.社会交往困难。4、Ⅳ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b.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c.职业种类受限;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5、Ⅴ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b.仅限于就近的活动;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d.社会交往贫乏。6、Ⅵ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b.各种活动降低;c.不能胜任原工作;d.社会交往狭窄。7、Ⅶ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c.不能从事复杂工作;d.社会交往能力降低。8、Ⅷ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b.远距离活动受限;c.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d.社会交往受约束。9、Ⅸ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10、Ⅹ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c.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2020年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2020年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严重受限。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需要明显减轻工作;社会交往贫乏。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不能胜任原工作;社会交往狭窄。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社会交往降低。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流动受限;断续工作;社会交往受约束。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2020年工伤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工伤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如下: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2、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1、十级伤残解除劳动关系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具体标准参照各省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具体规定。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第一、二、三、六项以及第七项中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第四、五项以及第七项中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支付以上全部七项工伤保险待遇。三、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十级伤残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20年再乘百分之十。四、医疗费医疗费实报实销,包括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期间、工伤复发期间的医疗费用。1、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2、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五、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1、住院伙食补助费=地方规定标准(元)住院天数;2、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可以要求支付交通费、食宿费;交通费根据地方标准规定;食宿费=地方规定标准(元)人数天。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六、辅助器具费用1、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2、辅助器具费用参照地方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项目及费用限额标准;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2条。七、停工留薪期工资1、停工留薪期内工资=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2、停工留薪期时间长短的确定,参看地方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或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其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3、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4、法律依据2011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八、停工留薪期护理费1、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2、护理费标准参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或各省、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2020年工伤伤残等级的赔偿项目有哪些

2019年工伤伤残等级的赔偿项目有: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019年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赔偿标准,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各种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如下:(一)医疗费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二)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三)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四)交通费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不得超过三人)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五)住宿费当事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六)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七)营养费营养费是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营养费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八)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当事人伤残等级,按照当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九)残疾辅助器具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十)丧葬费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十一)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当地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十二)死亡赔偿金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等级九级伤残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被鉴定为九级工伤时,其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为九级伤残的标准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查看全文

工伤等级六级伤残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六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补助金和伤残津贴,补助金为16个月工资,津贴为工资的60%。工伤认定程序包括申请、调查和认定,一般在60天内完成。做伤残鉴定需要提供入院记录、病历本、诊断证明书、X片和鉴定委托书。工伤六级职工还享有停...查看全文

工伤等级为7级,伤残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赔偿的数额取决于职工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工资。劳动合同终止或职工解除合同时,工伤医疗补助金由保险基金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查看全文

工伤等级为8级,伤残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规定,七至十级伤残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13个月本人工资,八级伤残11个月本人工资,九级伤残9个月本人工资,十级伤残7个月本人工资;同时,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查看全文

杭州工伤等级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十级伤残应获得七个月工资的一次性赔偿。赔偿包括: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本人工资或当地标准计算),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共计4个月本省社平工资),以及用人单位支付的误工费、护理...查看全文

伤残等级赔偿标准工伤

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查看全文

伤残等级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工伤保险补助和用人单位津贴;交通或医疗事故造成的五级伤残还需赔偿医疗、护理、交通、营养、误工、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查看全文

伤残等级8级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八级伤残属于较轻级别。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交通费、停工留薪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查看全文

工伤赔偿的伤残等级标准

工伤保险对于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的职工提供待遇,包括医疗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等。用人单位需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停工留薪工资和护理费。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以上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查看全文

工伤等级与伤残赔偿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规定,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同时,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查看全文

工伤伤残等级的赔偿标准

法律分析: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计算需要结合本人工资情况,和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法律依据:《工...查看全文

精神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多少

精神伤残登记赔偿的标准应该参考侵权人的过错、侵权行为的情节致残程度、侵权行为对被害人的影响和侵权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害后果以及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程度,并需要结合侵害者和受害人双方的特定社会状况和加害人的认错态度等因素来进行考量...查看全文

精神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多少?

律师分析: 精神伤残登记赔偿的标准应该参考侵权人的过错、侵权行为的情节致残程度、侵权行为对被害人的影响和侵权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害后果以及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程度,并需要结合侵害者和受害人双方的特定社会状况和加害人的认错态度等因...查看全文

精神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多少

法律解析: 精神伤残登记赔偿的标准应该参考侵权人的过错、侵权行为的情节致残程度、侵权行为对被害人的影响和侵权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害后果以及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程度,并需要结合侵害者和受害人双方的特定社会状况和加害人的认错态度等因...查看全文

工伤等级与伤残等级对应赔偿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及要求: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查看全文

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什么?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对伤残等级的鉴定标准和相应的赔偿标准。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包括一至四级、五六级、七至十级,分别规定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的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补助金的发放条件。此外,对于难以安排工作的伤残人员,单位会安排适当工...查看全文

工伤等级八级伤残的赔偿标准

伤残八级职工可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金额为11个月本人工资;解除劳动关系时,可获得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金额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查看全文

工伤等级五级赔偿标准是多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五级和六级工伤残疾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工伤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根据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查看全文

工伤6级伤残赔偿标准是多少

法律解析: 工伤六级伤残赔偿标准为:1、工伤六级的职工可以获得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为十六个月职工的工资。2、工伤六级的职工还可以获得伤残津贴,为职工工资的百分之六十。3、工伤六级的职工依法享有停工留薪期,一般为十二个月以内,在这期间...查看全文

工伤5级伤残赔偿标准是多少

1、标准:(1)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2)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难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