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了育儿假折算吗

律师回答
摘要:怀孕员工被非法辞退时,应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支付赔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员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赔偿金。以基本工资为准。
结论:以基本工资赔偿为准。解析:公司辞退怀孕员工,如果是非法辞退的,要给予怀孕员工双倍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计算标准如下:
1、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
2、员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要按一年的标准计算;
3、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延伸阅读
员工离职后,如何处理未使用的育儿假?
员工离职后,未使用的育儿假可以有几种处理方式。首先,根据公司政策,可以将未使用的育儿假进行折算,以一定的比例转化为经济补偿,作为员工的离职补偿之一。其次,公司也可以选择将未使用的育儿假进行结转,留待员工未来再次使用。另外,如果公司政策允许,员工离职后也可以将未使用的育儿假转让给其他有需要的员工,以充分利用这一福利资源。最后,具体的处理方式还需根据公司政策和双方协商来确定,建议员工在离职前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政策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结语:结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于非法辞退的怀孕员工,应按照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具体计算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另外,员工离职后未使用的育儿假可根据公司政策进行折算、结转或转让给其他员工。建议员工在离职前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政策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员工离职了育儿假折算吗

育儿假离职是按三倍算的吗?那育儿假该怎么算?具体育儿假结算公式来看看:      劳动者未休年假就离职,如果是因单位的原因导致其未休假的,是按工资的三倍来算。对...查看全文

育儿假怎么折算

导语 苏州育儿假是自《实施方案》颁布后,子女未满3周岁,每年(12个月)可以享受10天育儿假,相关折算方法如下      苏州育儿假折算方法:&nbs...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年假折算标准

法律分析:根据职工应休而未休的年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的300%(含原工资)支付应休年假工作日的工资报酬。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查看全文

育儿假离职时怎么计算

育儿假离职是按三倍算的吗?那育儿假该怎么算?具体育儿假结算公式来看看:      劳动者未休年假就离职,如果是因单位的原因导致其未休假的,是按工资的三倍来算。对...查看全文

育儿假离职时怎么计算

离职申请后,年休假未休的员工可以按照工作天数折算享受年休假。离职后仍可休年假,休假天数计算公式为:(在本单位已过天数÷365天)×全年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已休年休假天数。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加...查看全文

离职年假会折算工资吗

现实生活中,很多员工辞职后但是没有休年休假的情形,虽然我国的法律中对辞职后的年假和工资作了一些规定,但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权益我们要了解更多的关于辞职后的年假和工资计算的相关知识。那么辞职后的年假和工资怎么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查看全文

离职年假折算工资

法律分析:   员工离职后未休年假可以折算工资。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查看全文

离职年假折算

在辞职期间,做好工作交接安排后,可申请休完年假。如不须补休年假的,可将未休年假折成薪金予以补偿。但对于员工主动提出离职的,并且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这种情况用人单位就无需支付员工当年度应休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公司不给休年假又不给...查看全文

离职法定年假折算工资

年休假中可以休息的天数是按员工的连续工作年限来加以确定的。根据工龄能够计算可以休息的天数。有一些朋友会选择中途离职,这时我们的年假是要折算的。那么大家知道员工离职年假如何折算吗?今天律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知识,下面一起看看吧!...查看全文

男职工育儿假多少天

听说男性有产假很吃惊,男性又不生孩子怎么会有产假?这里说的男性的产假就是指的陪产假!女性生育是有产假的,男性有产假啊,只是相对于女性产假来讲,陪产假短了些,而且根据各个地方的规定不同,陪产假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今天网 男士产假国...查看全文

离职年假怎么折算

法律分析:试用期主动离职也是有工资的,工资按照实际工作日进行折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查看全文

离职年假怎么折算

法律分析:一、离职年假怎么折算1、离职员工年休假的计算方法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该劳动者休满应休年休假的,按照劳动者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查看全文

离职年假怎么折算

法律分析:试用期主动离职也是有工资的,工资按照实际工作日进行折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年假怎么算

法律分析: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未休年假可以要求折现吗?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职工年休...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未休年假可以要求折现吗?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职工年休...查看全文

法定年休假离职折算

我们知道一般职工在单位上班的话是可以休年假的,年假的多少就和职工的工龄是有关系的,但是有的职工在工作满一定的时间就选择离职,这种情况该如何计算年假呢?下面就由律师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查看全文

育儿假工资的计算方法

育儿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正常出勤的工资发放,不得降低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基本工资,甚至解除劳动合同。对于有1岁以下婴儿的女职工,单位应给予哺乳时间,不得安排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或延长工作时间。...查看全文

辞职年假折算?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查看全文

员工产假后离职生育保险能报销吗

员工产假后离职,无法报销社会保险。生育保险待遇报销条件:用人单位需缴纳足够年限的生育保险费;符合国家计划生育规定;必须保持参保状态。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生育保险费,将无法获得生育保险待遇的报销。...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胡晓锋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行政诉讼、行政诉讼

已服务16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