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风险点?

律师回答

律师分析:

一、劳动合同主体风险

对劳动者主体要求有年龄要求和劳动能力要求,劳动者年龄分为最低年龄和退休年龄,按照法律规定最低年龄为16岁,低于最低年龄的用工涉嫌非法用工,导致非法用工的行政责任。退休年龄法律规定为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不区分女职工和女干部)。最低年龄一般没有争议,最退休年龄各地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是对达到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未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的身份认定。因对此类职工有的认为具有劳动者主体资格,有的认为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笔者建议企业应当结合当地的地方性法律规章予以确定,防止超龄劳动者用工。

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的地位,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集团型公司。集团型公司融合和了母子公司、总分公司、关联公司等多种类型,职工可能在这些公司之间来回变动,这就需要注意劳动关系主体的归属。建议可以从公司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签章判断劳动关系主体归属,防止因主体混乱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二、入职时间风险

入职时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入职时间证据的保留。员工入职应当以入职登记表核定职工入职时间,理由是入职时间和职工工作年限相关联,其举证实行责任倒置,一般由单位负担举证责任;其二,入职时间与劳动合同订立时间的的区分。正如第十条规定,劳动关系建立时间是用工时间(入职时间)而非劳动合同订立时间,这就可能存在劳动合同订立时间和入职时间的间隔,如劳动合同订立时间早于入职时间,则间隔期内双方形成民事合同关系,适用合同法调整;如晚于入职时间,则需要注意入职满一个月的限制,满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二倍工资的罚则。

三、劳动合同期限风险

对劳动合同期限采用分类约定:普通员工一般采用固定期限,期限的长短可以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确定;对项目类员工,如建筑项目、软件项目,可以采用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但主要注意要明确约定工作任务完成的标准;对技术性或者管理型员工,可以采用无固定期限,建立员工和单位的长期关系,从而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

四、试用期约定风险

试用期约定的风险主要是两点:一是试用期的期限,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了试用期的最长期限,如违反试用期最长期限,,超期试用则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3条面临赔偿金罚则;二是试用期的约定次数,19条第2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对此条款企业容易产生误解,认为试用期可以因岗位调换约定多次。确实劳动部《关于试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4条规定了试用期的随岗约定,但新法优于旧法,《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2款对此作出了修订,应当按照19条第2款的规定执行。

五、岗位约定风险

将劳动合同期限分割为若干个岗位合同期限,岗位合同期满,实行竞聘上岗制度,如不能竞聘上的,则重新调换岗位,重新订立岗位合同。采用此种方式单位可以将岗位变更转换为岗位合同的履行,避免了岗位变动的协商一致风险。

六、劳动报酬约定风险

劳动报酬结构多元化。劳动报酬总额是固定的,法律对劳动报酬的规制也仅仅是从足额及时发放的角度来要求,并未涉及劳动报酬结构。因此企业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劳动报酬结构,即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年终奖+补贴的结构方式,并制定每类结构不同的支付办法,如基本工资依据岗位确定,绩效工资随考核,福利以级别职位为准,年终奖将个人报酬与企业效益相结合,补贴作为企业的自由支配项目。

劳动报酬长期化。劳动报酬长期化的关键在于降低短期支付项目,加大长期支付项目。如年终奖、福利、补贴可以采用按年发放的方式,并将其发放与职工工作年限相结合,树立职工长期工作的激励,起到稳定职工队伍,降低员工流失率,巩固职工忠诚度的作用。

劳动报酬的制度化。劳动报酬是职工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报酬的变化对企业影响极大,因此笔者建议企业建立劳动报酬支付办法,实行劳动报酬的透明化管理。具体操作是将劳动报酬结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支付依据、晋升规则、保密规定集中作为企业的一项规章制度,实现劳动报酬成本的可控性。

七、社会保险风险

对社保成本的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优化,社保缴费基数优化需要和工资结构相结合,采用短期工资降低、长期工资加大的方式降低社保缴费基数;2、社保外包。目前一些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均能提供社保代理服务,可以通过社保业务外包降低社保操作的人工成本;3、商业保险补充。以工伤保险为例,工伤保险基金虽然可以报销大部分工伤费用,但仍有几项由企业本身承担,企业可以通过商业补充保险免除企业的赔付责任。

八、违约金风险

可以采用损失计算条款处理员工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和员工违法离职造成损失责任。员工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仅仅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予以认可,企业可以针对员工所在岗位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约定该损失的计算办法。员工违法离职造成的损失同样可以采用提前做出损失计算的约定,通过损失计算条款确定员工赔付数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协议的风险点?

律师解答: 一、劳动合同主体风险 对劳动者主体要求有年龄要求和劳动能力要求,劳动者年龄分为最低年龄和退休年龄,按照法律规定最低年龄为16岁,低于最低年龄的用工涉嫌非法用工,导致非法用工的行政责任。退休年龄法律规定为男年满60岁,女...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 未签合同不能免除单位缴纳社保费责任; 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员工可随时解除合同,无违约责任; 不签合同不利于商业秘密保护; 单位需赔偿员工损失; 单位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查看全文

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一、未签的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

未签劳动合同需赔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雇主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需支付每月工资的双倍。此外,未签劳动合同还可能导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成立,对企业不利。...查看全文

不续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合同到期不续签有什么风险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风险是: (一)不续签可获经济补偿金。 (二)女职工三期合同期满,劳动合同顺延指哺乳期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合同期满的,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合...查看全文

代签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可以代签,根据民法通则,被代签人默认同意代理行为。然而,劳动合同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限制,不能简单适用民事法律规范。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并在文本上签字或盖章后生效。代签劳动合同可能...查看全文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

未签订劳动合同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单位终止或解除员工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不签劳动合同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若造成员工损失,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查看全文

公对私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法律分析:作为施工企业,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使用有资质的企业提供的劳务用工,建立合法的劳务分包关系或者劳务派遣关系;对于以自己名义雇用的一些技能高超、需要长期使用的劳务人员,要按照劳动法律规定,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与这些人员签...查看全文

离职未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包括:根据《劳动合同法》38条,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费、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等情况,劳动者可以书面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另外,根据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试用期...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的职场风险

劳动合同签订是上班必须的,未签劳动合同应催告补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即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补签并支付双倍工资。提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查看全文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应支付双倍工资。单位可通过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来避免支付经济补偿金。为预防员工不签合同,单位应加强合同管理,告知员工必须签订合同才能录用,及时通知签订合...查看全文

空白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违法签空白劳动合同,单位需支付超期工资。超过1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每月支付2倍工资,最多11个月;超过1年则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每月支付2倍工资。...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签署的潜在风险

签订合同需注意的问题:1、主体身份和意思表示;2、合同标的、价格、期限、范围;3、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4、合同格式完整;5、法律规定和民事能力。...查看全文

离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

未签订劳动合同,离职也需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履行程序。可与用人单位协商,或提前一个月书面辞职解约。如单位不办理离职手续,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诉。...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潜在风险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存在多种风险:支付双倍工资、无法约定试用期、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难以保护商业秘密、难以进行竞业限制、可能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在劳动争议处理中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查看全文

倒签劳动合同对员工的风险

法律分析:(一)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限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二)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三)存在企业内控审计风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查看全文

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风险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有:1.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2.被视为已经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查看全文

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风险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有: 1.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 2.被视为已经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查看全文

未完成劳动合同的自动离职风险

劳动者擅自离职的后果及劳动者辞职时保留证据的重要性。用人单位应制定规章制度限制和处罚擅自离职行为,约定损失赔偿条款。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并保留签收证据。提前通知义务的履行可避免法律...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续签规避劳动用工风险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如何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规避1、在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时,企业未取得劳动者要求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据;2、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3、在集团子公司或相关联公司间流...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路井江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25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