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金是否属于雇佣关系范畴?

律师回答
摘要:雇佣关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及雇主免责情况的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受害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特定情况下雇主也应承担责任。雇主可免责的情况包括受害人存在过错或损害是第三人或雇员故意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雇主对雇员致害责任和雇员受害责任的情况,但劳务行为外的精神损害责任可以由雇主要求免除。
一、雇佣关系有精神损害赔偿金吗
由于雇佣关系而造成的精神损害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在雇佣关系的劳务行为中所造成雇员精神损失的,雇主也应承担其精神损害赔偿金。
二、雇主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责
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应对雇员在劳务期间的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并承担责任。但按照《民法典》第131条的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在上述情况下,雇主承担民事责任适用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即雇主无论有没有过错,只要其与雇员形成了雇佣关系,就应对雇员在履行雇佣合同过程中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以及雇员自己受到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当然,如果有证据证明损害是第三人或雇员故意造成的,雇主可以免责。
三、雇佣关系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雇佣关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情形:一种是雇主损害赔偿纠纷,是指雇主对雇员在执行职务中造成第三人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又称雇员致害责任。另一种是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是指雇员在完成雇主所交付的工作任务中,使自己遭受损害,雇主因此而承担的民事责任。在这两种情形内造成雇员精神损害的,都应承担责任。但当雇员不在劳务行为间而是在劳务行为外所造成精神损害的,雇主可以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甚至可以要求免除自己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雇佣关系中造成的精神损害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雇主在劳务行为中造成雇员精神损失时,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金。然而,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免责,例如损害是由第三人或雇员故意造成的。在雇佣关系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包括雇主对雇员造成的损害以及雇员在工作过程中遭受的损害。但如果雇员在劳务行为外造成精神损害,雇主可以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或免除自己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一条因生命、身体、健康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条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四条本解释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
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本决定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精神损害是否属于人身损害范畴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精神损害,但具体情况需考虑。精神损害赔偿包括侵害人格权、监护身份权、死者人格权、纪念物品等造成的损害。受害人或死者近亲属可要求精神赔偿,赔偿数额取决于过错程度、手段、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人身损害...查看全文

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属于故意伤害罪范畴?

故意伤害罪不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获得物质赔偿;故意伤害罪的定罪要素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在故意伤害致死情况下,行为人存在混合罪过形式。...查看全文

精神损害是否属于人身损害的范畴?

精神损害是否包括在人身损害范围内,取决于具体情况,不是所有情况都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侵害人格权、监护身份权、死者人格权及特定纪念物品的损害。...查看全文

试用期是否属于雇佣关系范畴?

试用期属于劳动关系,不属于雇佣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查看全文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否属于交强险赔付范畴?

这段内容讨论了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否属于交强险赔付范围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确定的基本原则。根据精神损害的一般原理,若因交通事故导致公民人身权受到侵害,造成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丧失、减损的,责任人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现有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查看全文

精神抚慰金是否属于工伤赔偿范畴?

精神抚慰金属于受害人被损害人身权益时可从侵权责任人处获得的人身损害赔偿,不属于工伤赔偿范围。工伤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而精神抚慰金则是造成人身伤害的赔偿金之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精神抚慰金可以作为工伤赔...查看全文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否属于工伤保险待遇范畴?

工伤保险待遇不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社会保险法》第38条和39条,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相关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而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福利、伤残津贴等。...查看全文

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

法律分析: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大部分情况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属于雇员过失的,雇员应当一并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或者第三人追偿。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查看全文

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

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具体如下:1、一般是雇主。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查看全文

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

律师分析: (1)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2)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查看全文

精神抚慰金是否属于合同纠纷的赔偿范畴?

当合同纠纷导致侵权行为时,受害方有权主张精神抚慰金。例如,当合同的目的是满足某种精神层面的需求,而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未能实现时;或者当合同的标的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而违约导致标的物受损,给当事人的精神造成打击或精神损害时,受害...查看全文

2023年精神损害赔偿金是否属于遗产?

精神损害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也不能继承。根据法律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能转让或继承,除非赔偿义务人已书面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请求已向法院起诉并有明确金额。精神损害抚慰金不是遗产,而是与个人人身权利相关的权利。只有当请求...查看全文

关于解除关系精神赔偿,协议解除关系后能否索精神损害赔偿?

律师解答: 协议离婚后无过错方有权索要精神损害赔偿。《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雇佣关系损害误工费是否应该赔偿?

律师分析: 雇佣关系损害误工费应该赔偿,误工费的赔偿问题跟劳动关系,雇佣关系,还是劳务关系等这些根本就扯不上任何的联系,只要是当事人有收入,因侵权造成收入减少的,该谁赔偿就要谁赔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查看全文

利息损失是否属于财产损害赔偿的范畴?

侵权损害赔偿一般不支持利息,但在执行阶段可以计算利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其他义务的,应支付迟延履行金。因此,要求支付迟延履行金符...查看全文

解除关系损害赔偿中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律师解答: 离婚损害赔偿中是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解除关系损害赔偿中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解析: 离婚损害赔偿中是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精神暴力是否属于家暴范畴?

一方遭遇精神暴力可以主张家暴,起诉离婚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法律依据为《反家庭暴力法》。起诉离婚条件包括持有结婚证、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且存在重婚、家暴、恶习不改、感情破裂等情形。女方在特定时期内...查看全文

补偿性违约金与损害赔偿是否属于同一范畴?

违约时不能同时主张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违约金应以补偿为主,惩罚为辅。若同时适用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赔偿数额将超过造成损害,具有惩罚性,不符合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时效

法律解析: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