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诉讼资料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仲裁所需材料包括:劳动仲裁申请书、主要证据目录及复印件、原告身份证及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明、律师授权委托书及律师证、被告单位的工商基本信息。
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有: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
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法定(指定)代理人代为起诉的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原告关系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没有身份证的提供其他身份证明材料。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6、被告为单位的,提供被告工商基本信息。
延伸阅读
劳动纠纷案件的证据整理与分析
劳动纠纷案件的证据整理与分析是劳动法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处理劳动纠纷案件时,律师需要仔细梳理和整理相关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劳动时间记录、通知书等。通过对这些证据的分析和解读,律师可以了解案件的事实经过、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以及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同时,律师还需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确保其在法庭上的有效性。通过细致入微的证据整理与分析,律师能够为当事人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劳动纠纷案件的证据整理与分析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劳动法律公正的关键步骤。
结语: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繁多,包括申请书、证据目录、身份证复印件等。委托他人或律师代理时,还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和相关证明。在劳动纠纷案件中,律师的证据整理与分析至关重要,需梳理各类证据并确保其合法性和可信度。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律师能够为当事人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维护其合法权益。证据整理与分析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实现法律公正的关键步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四条 工会依照国家规定对新建、扩建企业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进行监督。对工会提出的意见,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 工会会同用人单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单位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参加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诉讼流程概述

劳动诉讼的主旨是:起诉和受理、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以及依法做出判决。劳动诉讼所需材料包括:起诉状正本及副本、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以及受委托代为起诉时的授权委托书。...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诉讼范围概述

劳动争议诉讼的主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纠纷、辞职离职争议、劳动保护争议、劳动报酬纠纷等多种情况。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满可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裁决生效。...查看全文

劳动诉讼流程及所需材料法律问题概述

劳动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以及依法做出判决。劳动诉讼所需材料包括起诉状正本和相应副本、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以及受委托代为起诉的授权委托书。...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上诉程序概述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可在15日内向基层法院起诉,提交相应材料。起诉期满未起诉,裁决生效。劳动争议诉讼需满足条件:当事人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明确被告和诉讼请求、起诉期限内起诉。劳动诉讼程序: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法...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撤诉程序概述

劳动争议撤诉需满足条件,包括书面或口头申请、正当目的、在裁决前提出。撤诉申请需经仲裁庭审查,若规避法律或损害利益则不成立。《劳动合同法》第77条为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申诉程序概述

劳动纠纷案件申诉流程: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仲裁庭开庭,当事人陈述并辩论;调解后裁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起诉案例概述

劳动争议可直接提起诉讼的情况包括:劳动者凭工资欠条起诉、要求加倍赔偿金、未办理社保手续导致损失、仲裁机构逾期未决定或裁决、调解协议终结后起诉、企业自主改制引发争议。...查看全文

劳动诉讼资料有哪些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诉讼资料: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起诉状;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劳动者身份证明;其他。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劳动诉讼资料的分类

劳动争议的诉讼资料包括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起诉状、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劳动者身份证明等。在劳动争议中,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满意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法院诉讼欠款工资流程概述

欠款工资去法院起诉的流程包括递交起诉状、法院审查立案、送达被告、被告答辩、开庭审理和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条件: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所需证据材料的概述

劳动仲裁的证据资料包括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复印件及电子类证据,需按规定提交。劳动仲裁适用于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离职、工作条件等争议。劳动仲裁裁决后,一般15天内能拿到工资,但具体时间取决于对方经济状况。如一方逾期不履行裁决,可向法...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的诉讼程序概述

离婚的流程包括起诉阶段、答辩阶段和开庭审理阶段。起诉阶段包括原告递交起诉书和证据,法院审查并立案。答辩阶段包括被告收到起诉书副本后作出书面答辩。开庭审理阶段涉及起诉状的起草、证据准备、法院受理、副本发送、开庭安排和庭审。法院最终根...查看全文

我国诉讼制度概述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审判活动可以分为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三类。其中,民事诉讼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纠纷所产生的诉讼;刑事诉讼指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当局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这两大不平等主体之间产生...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程序概述

行政诉讼的主旨是一审法院不主动受理案件,当事人需自行起诉;一审法院应在7日内受理,并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二审当事人可在15日内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对一审裁定可在10日内提起上诉;逾期不上诉则一审判决或裁定生效。...查看全文

诉讼妨碍措施概述

诉讼中妨碍行为可采取强制措施,包括训诫、责令悔过、罚款和拘留,以保证诉讼顺利进行。强制措施是为了维护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法定手段。...查看全文

诉讼文件要求概述

被告应准备答辩状,包含个人信息和有效证据,以证明未侵权。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5条,人民法院应在立案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则有15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需明确被告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法人或组织需提供名称、住所和法定...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规定概述

诉讼时效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权利受损超过20年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可延长。无行为能力人对代理人的请求权,时效从代理终止开始计算。...查看全文

婚姻诉讼程序概述

婚姻案件流程:起诉、审理、判决。起诉方为原告,被诉方为被告。审理包括准备、调解、开庭审理。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宣判。判决书应在十日内送达。...查看全文

诉讼所需时间概述

1、法院在7天内决定是否受理起诉状。 2、被告必须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的15天内提出答辩状。 3、开庭前会提前3天通知,但可能会受到申请延期审理或追加共同诉讼当事人等因素的影响。 起诉状递交后的时间节点和程序。 法院在7天内决定受理...查看全文

诉讼标的类型概述

诉讼标的及起诉流程概述:诉讼标的包括有形财产、无形财产、劳务和工作成果。起诉流程包括原告起诉、法院受理并送达通知、开庭审理、调解或判决、上诉和执行。...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马阳阳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专职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6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