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强制消费的应对策略

律师回答
摘要:强制消费投诉的主旨是:投诉可以以书面为原则,口头为例外;可以是个人或多人共同投诉;可以由旅游者本人或代理人进行;书面投诉需提供必要信息;口头投诉需记录或登记;委托代理投诉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共同投诉需选出代表;代表人行为对全体投诉人有效;变更、放弃投诉或和解需全体投诉人同意。
强制消费的投诉如下:
1.以书面投诉为原则,以口头投诉为例外。
2.可以是单个人进行的投诉,也可以是多人进行的共同投诉。
3.可由旅游者本人进行投诉,也可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
4.书面投诉。投诉者提出旅游投诉请求时,一般应向旅游投诉处理机构递交书面投诉。投诉书一式两份,应载明下列事项:
(1)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国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其投诉日期。
(2)被投诉人的名称、所在地。
(3)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
5.口头投诉。程序如下:
(1)投诉事项比较简单的,投诉人也可以口头投诉,由理由投诉处理机构进行记录或者登记,并告知被投诉人。
(2)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投诉,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可以口头告知投诉人不予受理及其理由,并进行记录或者登记。
6.委托代理投诉。程序如下:投诉人也可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但是应向旅游投诉处理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并载明委托权限。
7.共同投诉。程序如下:
(1)共同投诉,是指投诉人4人以上,以同一事由投诉同一被投诉人的旅游投诉。
(2)共同投诉,投诉人可以推选1~3名代表进行投诉。
(3)代表人参加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处理投诉过程的行为,对全体投诉人发生效力。
(4)共同投诉代表人变更、放弃投诉请求或者进行和解,应经全体投诉人同意。
延伸阅读
结语:投诉强制消费的程序包括书面和口头投诉,可由个人或多人共同进行。书面投诉需提供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信息,以及投诉的要求、理由和事实根据。口头投诉需记录并告知被投诉人。委托代理投诉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共同投诉需选举代表,代表人行为对全体投诉人有效。变更、放弃投诉请求或和解需获得全体投诉人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五章 消费者组织 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六)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
(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
(八)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
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公司强制加班的应对策略

用人单位不可强制员工加班,根据劳动法规定,延长工作时间需经协商,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若超过法定规定,可向公司领导反映、辞职或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对于拖欠工资纠纷,建议咨询律师,保留相关...查看全文

拆迁强制应对策略

政府强制拆迁:维权方法、程序与赔偿 政府强制拆迁时,应判断其是否合法。遇到违法拆迁,可报警并追究刑事责任。面临威胁可向公安局申请保护。可向法院提出复议,目的是获得合理拆迁补偿。拆迁程序包括公告、实施方案备案、通知被拆迁人、协助执行...查看全文

分公司的应对策略

分公司财产属于总公司财产的一部分,总公司破产时,分公司财产也属于破产清算范围。破产财产按照一定顺序清偿,包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税款和普通破产债权。...查看全文

公司法人的应对策略

公司法人无力偿还债务,可根据《企业破产法》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务人财产将用于清偿债务,优先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等,然后再偿还普通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时,按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的应对策略

上市公司债务违约责任及法律规定。根据我国法律,《民法典》规定,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基本流程包括债务转移、抵销、豁免、混同、削债、转为资本和融资减债。上市公司股东的公司章程应包括公司基本...查看全文

公司破产应对策略

企业破产后,按照法律规定严格按清偿顺序偿还债务,债权人需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申报债权。职工的工资、医疗费用等不需申报,由管理人调查后列出清单并公示,职工可要求更正。...查看全文

应对商家侮辱消费者策略

商家辱骂顾客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顾客可向消费者协会举报,也可通过诉讼要求商家道歉并赔偿损失。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查看全文

公司注销后的应对策略

根据《公司法》规定,分公司注销后的债务应由总公司承担。公司设立分公司的,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分公司的债务可以先以分公司管理的财产承担,不足以承担的,由总公司承担。总公司解散分公司后...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后的应对策略

债权人申报债权需在30日内接到通知书,未接到通知书的在45日内自公告起申报。申报需提供债权相关事项和证明材料,清算组将登记债权。在申报期间,清算组不得清偿债权人。...查看全文

民事债务强制执行应对策略

债务人拒绝执行法院判决,债权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若有执行能力却拒绝执行,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判决在6个月内可申请强制执行,判决生效后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法院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和执行效力。...查看全文

员工应对公司搬迁的策略

公司搬迁员工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搬迁工作,二是离职。如果员工选择离职,这属于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用人单位需与员工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员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公司搬迁员工的应对策略

当公司搬迁时,员工可选择继续跟随公司搬迁或离职。若员工选择离职,根据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合同无法履行,雇主需与员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若未达成协议,雇主需赔偿员工。...查看全文

公司债务违约的应对策略

企业资不抵债可申请破产、重整、和解或贷款,改善经营,扭亏为盈。根据《破产法》,企业法人无法偿还债务且资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可清理债务。若企业法人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进行重整。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法院管辖。债务人可向法院提出重整...查看全文

公司工资降低的应对策略

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公司内部解决或向当地劳动局投诉,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劳动争议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辞职离职、工作条件、报酬等方面的争议。...查看全文

员工应对公司合并的策略

公司合并后,员工有权利自由选择是否留在公司。若员工选择离开,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应补偿。补偿方式包括现金、股权和债权支付形式。这一规定体现了公司对员工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使得员工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查看全文

应对公司破产债务的策略

公司破产后,债务应按照优先顺序偿还,有限责任公司的债务由其注册资本限制。公司与股东、法人代表及高级管理人员是独立法律主体,股东已履行注资义务。除非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为公司债务提供担保、提取、转移资金或逃避债务,否则一般无需个人偿还...查看全文

失业公司股票的应对策略

公司破产后,资产分配顺序为:破产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税款、破产债权。股东个人根据持有的普通股或优先股而定。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优先申请债务清偿,而普通股股民的回报较少。...查看全文

公司拖欠工资的应对策略

公司几个月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公司和平友好地索要工资;如果公司拒绝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或者通过申请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来索要工资。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查看全文

应对商场强制消费的方法

商场强制消费需积极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工商部门申诉、起诉法院或报警。轻微情节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重大情节适用刑法。消费者权益受损可向销售者索赔,销售者可向生产者追偿。产品瑕疵诉讼时效1年,缺陷责任诉讼时效2年。企业分立、合并损害...查看全文

假公章的应对策略

假公章的使用涉及刑法,若使用者知道是假公章则构成犯罪,不知情则不构成犯罪,但制作假公章的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使用假公章的协议可认定为无效合同,并要求违约责任。根据《刑法》第280条,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印章等...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连珠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公司事务、公司事务

已服务7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