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恶意离职,公司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员工恶意离职如何处理?
劳动者恶意离职如果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也是可以请求赔偿的。劳动者擅自离职,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劳动者属于违法。用人单位应该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但是该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行使特别解除权无条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如果出现了法定的事由,劳动者无需向用人单位预告就可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由于即时辞职,用人单位在暂时无人顶替辞职者岗位的情况下,会对正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立法只限于试用期内或者在用人单位有过错行为的场合允许即时辞职。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行使特别解除权无条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许可性条件,仅限于下列情形之一:
(1)在试用期内。
试用期不仅是对劳动者是否胜任于工人的检验,也是对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福利待遇、生活环境方面的检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式状态,劳动者只是作为用人单位的“试用”人员,从事一些临时性、辅助性的工作。劳动者对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仍有选择的权利,如果认为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用人单位所介绍的情况不符,或认为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的特长、爱好,或出于其它原因,都可以随时提出辞职。规定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又不致于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生产造成太大的影响。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所谓“暴力”是指用人单位直接以身体强制的手段强迫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劳动。所谓“威胁”是指用人单位以将要实行暴力或劳动者的其他损害为强迫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劳动的手段。所谓“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是指采用拘留、禁闭或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劳动者按照自己意志支配自己自身身体活动的自由。劳动关系应当建立在劳动者自愿劳动的基础之上,用人单位通过对劳动者施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强迫劳动者为其劳动,则与此精神相悖。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仍依法享有基本的人身自由,其中包括法定工作时间之外的完全人身自由和法定工作时间之内的有限人身自由。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人身自由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任何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为其劳动,劳动者不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还有权依据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等法律追究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对因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给其带来的损失依法进行追偿。
(3)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
在劳动者已履行劳动义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数额,日期或方式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在劳动过程上,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履行劳动义务所必需的生产资料条件和安全卫生条件,这都是违法、违约行为,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犯。现在有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三资企业,任意克扣职工工资,停发、少发甚至完全不发工资,有的用人单位为了赚钱不顾劳动者死活,让职工在有毒气体、无防护设备等恶劣的生产环境下劳动,导致职工中毒生病、死亡或残废。针对这种情况,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未能权益,《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特别解除权可无条件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员工离职后恶意诽谤公司,该如何应对?

离职员工对公司诽谤的处理方式:1、协商解决,要求停止侵害、更正或删除诽谤内容,赔偿损失;2、若协商失败,可寻求第三方调解或向法院起诉。《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查看全文

员工恶意离职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通过劳动仲裁与该员工解除合同。至于所谓恶意败坏单位声誉,单位应该收集证据,法律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如果是因为欠工资,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抱怨,不属于败坏声誉。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查看全文

员工恶意举报公司应该如何办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员工恶意投诉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用人单位不可以拒发劳动者的合法工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相关赔偿责任。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查看全文

员工擅自离职后,公司应该如何处理?

员工擅自离职用人单位应当结清工资,但劳动者的擅自离职行为如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赔偿损失。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擅自离职怎么办? 关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擅自离职怎么办?的相关法律知识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查看全文

员工恶意举报公司应该应该办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员工恶意投诉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用人单位不可以拒发劳动者的合法工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相关赔偿责任。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查看全文

员工恶意举报公司该如何办

员工恶意举报公司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和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要求赔偿损失,扣除工资不超过20%。同时,根据刑法第221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可处以刑罚。...查看全文

员工频繁离岗,公司应该如何处理?

员工擅自离岗,用人单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处理措施。当员工达到可以辞退标准时,用人单位应公开解除劳动关系,并书面送达离职通知书,要求办理交接工作和离职手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查看全文

员工擅自离职应该如何处理?

遇到员工擅自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通知书,限定员工在指定是时间内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内不上班的处理措施。其次,当员工擅自离职达到可以辞退的标准时侯,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查看全文

员工入职两天后离职,公司该如何处理?

新员工在试用期内离职应该被尊重,不得阻碍其决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并不包括试用期内员工离职。新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对新人群体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此外,劳动合同的无效应由劳动争...查看全文

员工工伤后,公司应该如何处理?

企业员工工伤处理流程:抢救治疗保障生活,工伤认定确定范围,鉴定伤残等级作为待遇依据。单位主管及同事协助送往医院救治,主管提出报告,人事单位向社保部门提出认定申请,提供相关数据。劳动能力鉴定后,备齐资料到社保局开具鉴定通知书,领取结...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员工应该如何处理

公司解散时,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或股东会决议可导致公司提前解散。在清算程序中,公司应清算劳动债权,包括劳动报酬、社保费等。劳动合同终止是劳动合同自然失效,...查看全文

公司员工偷窃应该如何处理?

员工盗窃情节如果较轻,可以进行批评教育,按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应当报警,交给警方来处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时,公司应该如何赔偿?

公司清退员工需按实际情况判断补偿方式。合法辞退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或支付半个月工资。违法辞退应支付经济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包括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工作、不能...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公司应如何处理其股权?

公司股份制度下,非上市公司可要求辞职员工退股,而上市公司则不可。股东间可约定原始股股东辞职即失去股权,需在一个月内转让给公司;如拒绝转让,公司可强制转让,价格为上年度末净资产值。...查看全文

试用期员工离职应该如何处理?

员工试用期离职:1、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和第无过失性...查看全文

公司克扣员工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一、公司克扣员工工资应该如何处理1、公司克扣员工工资,属于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该部门责令一定期限内支付足额的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责令加付赔偿金。2...查看全文

公司克扣员工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1、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直接进行协商,这不是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 2、申请调解。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查看全文

公司克扣员工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一、公司克扣员工工资应该如何处理1、公司克扣员工工资,属于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该部门责令一定期限内支付足额的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责令加付赔偿金。2、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员工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查看全文

公司搬迁时员工应该如何处理?

公司搬迁,超出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范围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协商,愿意到新地点去工作的,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到新地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