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权滥用与玩忽职守的界限划分

律师回答
摘要: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的界限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态度,滥用职权是明知不该用而用,玩忽职守是该履行而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在于工作失误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错误,而玩忽职守罪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造成的损失。在主观方面,玩忽职守罪是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结果,而工作失误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错误。两者应严格区分。
一、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的界限
滥用职权是行为人意识到自己在行使权力,不该用而用,该用而不用,因而超越职权而滥用职权的行为;而玩忽职守则为行为人意识到自己是履行职责,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履行职责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因此,完全的擅离职守不会理解为滥用职权。
只有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滥用职权才会与玩忽职守发生竞合,不易区分。关键还是要看行为人的主观态度,即滥用职权者认识到自己是在滥用职权,明知不该用,该用而不用,因此,对危害结果则是采取放任的间接故意;而后者则意识到自己在履行职责,该履行而不履行或不认真地履行,其对危害结果,则是出于过失。
有时候,玩忽职守与滥用职权的行为结伴而行,这时要认定其性质,则更要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如出于间接故意,则属滥用职权,否则则为玩忽职守。
二、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行为人因工作失误可能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点上与玩忽职守罪相同之处。但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一)客观行为特征不同。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而玩忽职守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二)主体不同,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普通人员无法成为该罪的共犯。
(三)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
1、工作失误的原因很多:例如工作人员身体原因导致判断力、执行力下降,,规章制度不完善,衔接不顺畅,业务上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因而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方法不对,以致在积极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公共利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在当前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造成某些严重的损失是难免的,这主要是总结经验教训的问题,必须与玩忽职守罪严格区别开来。
2、玩忽职守罪,则是规章制度健全的情况下,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人浮于事,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等行为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3、主观方面,明知道有规章制度,但是疏忽大意、或者是由于业务能力较低,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错误,对于发生社会危害性的结果,心里面是排斥的,是由于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结果造成的。
延伸阅读
结语: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的界限在于行为人对自身行为的认知和态度。滥用职权是明知不该用而用、该用而不用,超越职权的行为,对危害结果采取放任的间接故意;而玩忽职守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危害结果是出于过失。在某些情况下,玩忽职守与滥用职权的行为并存,关键是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罪也有区别,工作失误是认真履行职责时出现的错误,原因多种多样;而玩忽职守罪是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严格区分这些行为,以保障公共利益和国家财产安全。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玩忽职守与滥用职权的法律界定

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直接客体和行为方式。滥用职权罪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而玩忽职守罪针对勤政性。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作为,而玩忽职守罪多数表现为不作为。根据司法解释,滥用职权罪造成死亡1人或重伤2人...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如下:1、行为方式不同。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不作为、不履行职责或者忽视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超越权限、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或者不顾职责的程序和目的随意处理事务;2、主观方面...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律师分析: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法律分析: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以不作为的方式不履行职责或者怠于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以作为的方式超越权限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或者不顾职责随心所欲地处理事务;且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渎职的界限

玩忽职守罪与渎职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罪过和直接客体。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侵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侵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勤政性。渎职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可以是超越职权或违法行使职权;玩...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滥用职权的区别

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是两个罪名的主观方面存在最大区别。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而玩忽职守罪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未能履行、不...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滥用职权的差异

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的主要区别在于:1、主观方面,滥用职权以故意为主,玩忽职守以过失为主;2、表现形式不同,滥用职权是超越法定职权,处理无权处理的事项,而玩忽职守是在工作上不负责不认真,履职时马虎草率。...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的差异

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方面,前者是故意为之,后者是过失。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超越职权造成重大损失;而玩忽职守罪则是指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重大损失。...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滥用职权的区别

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性质和行为方式。滥用职权罪是对职权的滥用,而玩忽职守罪是对职守的玩忽。从行为方式上看,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作为,而玩忽职守罪多数表现为不作为。...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职守、失职渎职的界限

玩忽职守罪与渎职罪在主观、客观方面存在差异。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滥用职权可直接或间接故意或过失;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滥用职权可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少数情况下可故意。直接客体上,渎职罪侵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失职渎职的界限

玩忽职守和失职渎职的区别:主观方面不同,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侵犯的直接客体也不同,玩忽职守罪的直接客体是勤政性,渎职罪的直接客体是正当性。...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哪个罪重

法律解析: 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都是对国家机关人员来说的一个罪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主体

(1)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滥用职权的主要区别

(1)行为性质上的区别。滥用职权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权的“滥用”。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守的“玩忽”。 (2)行为方式的主要区别。从行为方式上讲,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都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差别?

法律解析: 1、是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只能出于过失,而后者只能由故意构成。 2、是危害行为不完全相同。前者在客观上表现为职责义务,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不作为;后者则主要表现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超越限度或...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在于,滥用职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在行使权力时,不应该使用却使用,或应该使用却不使用,从而超出其职权范围的行为;而玩忽职守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有责任履行职责,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未履行或未认真履行职责。另外,...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差别?

律师解答: 1、是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只能出于过失,而后者只能由故意构成。 2、是危害行为不完全相同。前者在客观上表现为职责义务,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不作为;后者则主要表现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超越限度或...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1、行为性质的区别。滥用职权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权的“滥用”,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守的“玩忽”。2、行为方式的区别。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作为,玩忽职守罪多数表现为不作为。3、立案条件的区别。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