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进行解读

律师回答
摘要: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最短起点为3个月,根据合同期限长短将试用期细化。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且同一单位与同一员工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短期工作任务或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约定试用期时应考虑技术含量等因素,用人单位需承担因无法判断员工能力而带来的风险。
1、限定能够约定试用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最短期限,并且在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将试用期细化。具体规定是: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就是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够约定试用期的最低起点是3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3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这是针对用人单位不分情况,一律将试用期约定为6个月。
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合同期限长短不是约定试用期的唯一参照。实践中,很多工作本来不需要试用期过长,劳动者就能胜任,装卸工、建筑工地小工、力工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3天就行。但有些用人单位动辄规定试用期为三五个月,甚至半年,恶意用足法定试用期限上限,这加重了劳动关系的不平等性,增加了劳动者的职业不确定性和经济负担。这就提醒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一方在约定试用期时将技术含量等因素考虑进去。对用人单位来说,在合理时间内依然不能判断劳动者是否能胜任,就应当承担因此而带来的风险。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这就涉及对劳动合同中试用期性质的理解,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的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在录用劳动者时的试用期内这些情况已经基本搞清楚了,没有必要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多次约定试用期。
3、为遏制用人单位短期用工现象,不能所有劳动合同都可约定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相当多的意见建议将可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的期限修改为一年以上。
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延伸阅读
结语:合理约定试用期是保障劳动关系平等的重要措施。根据劳动法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够约定试用期的最低起点是3个月,且试用期不得超过合同期限的一定比例。然而,试用期不应滥用,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和技术要求合理确定。同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避免多次约定试用期的不合理现象。此外,为遏制短期用工现象,某些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需要注意的是,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单独约定试用期的合同视为劳动合同期限。通过合理约定试用期,可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平等和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法进行详细解读

工伤假是指员工因工伤需要停工治疗并保留薪资的期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停工留薪期内,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23条解读

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后,人民法院应支持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支付经济补偿的要求。劳动者若要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因用人单位原因未支付经济补偿,人民法院也应支持。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内请求解除竞...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解读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的正确解读

本文介绍了劳动合同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条款以及劳动合同中常见的条款,如试用期、竞业限制等。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最后,文章介绍了劳动合同的定义和订立原则。...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期满,如何进行劳动合同解除?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必须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劳动者,并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虽然终止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仍需支付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劳动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差异及解读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资格、性质及关系、待遇、适用法律和法律责任。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为法人或组织,另一方为个人;而劳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是法人、组织或公民。劳务合同只存在经济关系,而劳动合同则不仅仅是经济关系。劳...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签订期限的法规解读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无确定终止时间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查看全文

怎么解除劳动合同并进行合法补偿

法律分析:一、怎么解除劳动合同并进行合法补偿1、解除劳动合同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存在相关法律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由用人单位提出的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经济...查看全文

单位违法进行解除劳动合同合理吗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合理,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的标准两倍支付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查看全文

如何解除劳动合同并进行合法补偿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补偿:_x000D_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_x000D_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_x000D_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及解读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资格、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主体的待遇、合同内容的任意性、法律调整、法律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等方面。劳动合同要求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为劳动者个人,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而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是法...查看全文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进行赔偿?

劳动合同违法解除的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终止规定及解读

劳动合同终止有两个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时,除非劳动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否则应继续履行直至情形消失;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当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未进行健康检查、患职业病或工伤且丧失劳动能力、在医疗期内、孕期、产期、哺...查看全文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进行劳动调解吗

法律分析:没签劳动合同但有以下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进行劳动调解: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查看全文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进行劳动调解吗

劳动关系是劳动争议纠纷解决的基础,即使没有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也可以通过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来进行调解。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备一定条件时,劳动关系成立。同时,可以根据工资支付凭证、招工招聘记录、考勤记录等...查看全文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进行劳动调解吗

法律分析:可以,调解是我国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调解不以劳动合同存在为前提。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先证明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再进行调解。在劳动争议纠纷过程中,劳动关系是基础,没有了劳动关系,也就无法谈及劳动报酬、加班工资...查看全文

劳动法进行了解释

工伤假期是指员工因工伤需要停工治疗并保留薪资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工伤职工,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查看全文

如何进行劳动合同的解除并进行补偿

不同的解除劳动合同方式,有无补偿或补偿方式不一样,下面详细进行说明:(1)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需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2)劳动者主动辞职。此时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3)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38条内容及最新解读

社保法全文及解读大致内容 《社会保险法》是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内容 《劳动合...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终止规定:最新法律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终止情形,包括合同期满、享受养老保险、死亡、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执照或解散等。而第四十五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即合同期满后仍存在终止情形的,应继续延长合同直至情形消失。但对于丧失或部分丧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