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调解和仲裁的同意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调解达成协议后一般不进行仲裁程序,但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若调解未达成协议,当事人可申请仲裁;若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仲裁;对于支付拖欠问题的调解协议,劳动者可凭调解协议书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一般同意了调解之后就不会在进行仲裁程序了。
仲裁法规定下列情况的,是可以再申请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十五条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十六条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延伸阅读
劳动纠纷解决中的同意与争议解决
在劳动纠纷解决中,同意与争议解决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同意是指雇主和雇员在解决劳动纠纷过程中达成共识和一致意见的必要条件。通过同意,双方可以避免长期的争议和法律纠纷,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劳动调解和仲裁过程中,同意问题涉及到各方的权益保护、合法性认可以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通过积极的沟通、妥善的协商和灵活的解决方式,双方可以达成互利共赢的结果。因此,同意与争议解决是劳动纠纷解决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调解在劳动纠纷解决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应当认真履行,因为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然而,如果在调解申请后15天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仍有权依法申请仲裁。此外,如果一方当事人未能在协议约定期限内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对于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事项的调解协议,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协议约定期限内履行,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同意与争议解决在劳动纠纷解决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妥善的协商,双方可以达成互利共赢的结果,为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八条 【仲裁申请】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二条 【书面通知仲裁庭组成情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七条 【终局裁决】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仲裁中的调解问题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是先协商、协商不成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申请仲裁,仲裁不服可以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前的调解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一方反悔或拒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选择申请仲裁或向法院申请支付令,但无权直接将该调解协议作为强制...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裁决

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按法定程序,保存证据。否则,违法解除需双倍赔偿,索赔可高达十万以上。终止合同也需符合法定条件,否则为违法解除。通知书理由应与实际一致,否则败诉。员工拒签可邮寄至确认地址,或采取公告形式。拿到双倍赔偿需实际满...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仲裁管辖权的问题

法律分析:1.地方各级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的管辖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条例》确定。2.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会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仲裁管辖权的问题?

律师分析: 1.地方各级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的管辖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条例》确定。2.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会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商不成...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仲裁管辖权的问题

法律解析: 1.地方各级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的管辖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条例》确定。2.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会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商不成...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仲裁管辖权的问题

1.地方各级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的管辖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条例》确定。2.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会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商不成时,由共同的...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纠纷仲裁时效的问题

劳动纠纷仲裁时效为一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履行、工资争议等。申请人应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如果无法书写申请,口头申请也可接受。...查看全文

关于五险一金的劳动仲裁问题

《劳动法律保护指南: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有效途径》 劳动者应先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若无效则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上诉。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入职应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如未缴纳,可要求补缴。未签订劳动合同者可要求双倍工资,超过一...查看全文

关于社保缴纳与劳动仲裁的问题

单位多年不给上社保,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劳动争议不服仲裁可向基层法院起诉,提交相关材料;起诉后,法院立案、审查、缴费、送达被告、提交证据、组成合议庭、通知开庭、核实当事人身份、调解或裁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关于提成未发放的问题

提成款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根据《劳动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应按协议向劳动者支付基本工资及提成款。未支付提成款构成劳动争议,应受劳动法保护。...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应注意哪些问题,劳动仲裁应注意哪些问题

劳动仲裁时效及申请要点: 申请劳动仲裁需注意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 提交申诉书时需按被诉人数提交副本; 申请仲裁需在劳动争议发生后60日内提出书面申请; 中断仲裁时效的情况包括向对方主张权利、请求救济、对方同意履行义务; 不可抗力...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解决劳动合同问题的时限

劳动合同纠纷仲裁需45天,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劳动合同纠纷的申请书应包含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等。若对仲裁裁决有争议,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关于我国劳动关系调解的问题探讨

劳动关系调解存在问题:一是容易被滥用以达非法目的;二是仲裁审查只是形式审查,可能违背事实。因此,劳动关系确认和调解不适用于调解协议。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涉及劳动过程中的权益。用人单位包括各种组织,劳动者是...查看全文

劳动调解和劳动仲裁的差别?

律师解答: 对于两者的区别,首先是申请的条件不同。调节不是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但是仲裁是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的必须程序。然后两者的申请时效,以及处理的期限都是不同的。对于调节,调解委员会应该从当事人申请调解的那天起三十天内调解结案。对...查看全文

劳动调解和劳动仲裁的区别

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调解的区别在哪 根据《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有以下区别: 1、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 2、调解不是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而仲裁是通...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中的和解与调解

劳动仲裁前并非必须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可自行和解并撤回仲裁申请。仲裁庭在裁决前应先行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若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仲裁庭应及时作出裁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和调解的区别

一、劳动仲裁和调解的区别1、申请的条件不同调解不是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而仲裁是通过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如果双方发生了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也可以不经过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2、...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单位不同意调解

法律分析:   1、劳动仲裁开庭后,在裁决之前应当先调解,调解不成功的,由仲裁委按期下达劳动仲裁裁决书,如果劳动者对裁决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法院起诉;   2、劳动仲裁裁决,是依据事实与证据,依法作出裁决的过程,至于在调解中的纠纷...查看全文

仲裁解决劳动合同问题的途径

丢失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可通过招用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考勤记录、身份证明等证据,以及其他劳动者证言,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继续申请仲裁。...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程序的问题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程序如下: 1、提交书面申请。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在法定时效内提出书面申请。 2、仲裁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是不予受理的决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