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工资计算的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法中的“工资”规定为用人单位按国家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等。月工资用于计算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工伤赔偿金以过去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为依据。假期工资以最低工资为基准。总之,工资是劳动者应得的直接报酬。
劳动法关于工资规定的解释如下:
1、基本工资是计算加班费的依据。包括总额工资制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结构工资制中的基础工资和岗位工资。
2、月工资计算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经济补偿金的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通常指劳动者尚未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个人缴费部分、族团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工资与辅助工资之和,但剔除加班工资、非按月支付的单项或专项奖金。
3、本人工资与缴费工资计算工伤赔偿金的依据。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职工的缴费工资非职工的月工资,是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用人单位的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与单个职工实际工资之间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
4、最低工资支付婚假、丧假、探亲假、病假等兆者橘假期工资的依据。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也就是最低工资。
综上所述,劳动法中的“工资”规租枝定为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衡锋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延伸阅读
结语:劳动法中对工资的规定包括: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加班费的依据,月工资作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依据,本人工资作为计算工伤赔偿金的依据,最低工资作为支付假期工资的依据。综上所述,工资是用人单位根据国家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法关于工龄计算的规定

律师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工龄计算起始时间为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安排参加工作之日起,包括试用期。具体的时间从何时开始、是否包括试用期等,需要结合劳动合同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具体约定。如果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则应...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工龄计算的规定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政策也在不断的发现和完善。如今,法定工龄也与我们工作时的工作绩效,与我们的社会保险缴纳比例等等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清楚法定工龄的计算方法,对于我们每一个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查看全文

劳动法下的工资计算规定

国家规定的日工资计算方法是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加班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折算,节假日加班300%,休息日加班200%,正常工作日加班150%,每小时加班工资为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查看全文

劳动法中关于加班计算的规定

《劳动法》规定了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根据劳动者工资的一定倍数来支付。例如,日常加班按不低于工资的150%支付,休息日加班又无补休的按不低于工资的200%支付。...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扣工资的规定

劳动法规定单位不得无故克扣工资,但可扣除劳动者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扣除额度不超过月工资的20%。克扣工资的讨薪方式包括协商解决、申请调解、仲裁处理和诉讼解决。员工跳槽不违法时不得扣工资,但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并履行后合同义务。...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扣工资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扣工资的规定包括单位不得无故克扣或拖欠工资,因劳动者的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每月扣除的工资不得超过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克扣工资的讨薪方式有协商解决、申请调解等。一、劳动法关于扣工...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工龄工资的规定

工龄工资是根据工作年限设定的,每年满一年工龄增加一级,每月工龄工资增加10元,没有上限。工龄工资的计算从每年5月份开始,并以年满12个月为一个工龄级别。员工辞职后重新入职需重新计算工龄级别和工龄工资。了解工龄工资的规定可以为自己的...查看全文

劳动法月工资计算规定?

律师解答: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查看全文

劳动法日工资计算规定?

律师解答: 国家规定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是: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1.75天。若存在加班情况,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查看全文

工厂劳动法工资计算规定?

律师解答: 1、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2、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3、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查看全文

劳动法中关于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应得到合理报酬。日工资计算公式为月工资收入÷21.75×150%,小时工资计算公式为月工资收入÷(21.75×8×150%)。节假日加班费标准为节假日...查看全文

劳动法病假规定的工资计算

法律分析: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查看全文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的计算

病假工资计算: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病假工资指雇员因疾病或伤残而缺勤的期间可以获得的报酬。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查看全文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的计算

法律分析:病假工资计算: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病假工资指雇员因疾病或伤残而缺勤的期间可以获得的报酬。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查看全文

劳动法规定的工资计算标准

国家规定了日工资的计算方法,包括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根据月工资收入和月计薪天数,可以计算出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是日工资,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按不同比例计算。节假日加班按照300%计算,休息日加班按照200%计算,正常工作日加班按...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压工资规定

《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无故压工资,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加班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以及未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要求...查看全文

劳动法规定的工伤工资计算方法

根据我国《劳动法》,工伤期间员工的工资福利保持不变,用人单位应按月支付员工的工资,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工资计算包括固定部分、工伤医疗费和伤残津贴,具体标准根据地区和伤残等级而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期间工资按...查看全文

劳动法中关于加班费的计算规定

劳动法加班费按照劳动合同规定和国家规定计算,根据加班时间和小时加班工资进行计算。劳动法规定周末加班费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300%的工资报酬。...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的规定

律师分析: 工资是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经济报酬,在企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压减、迟发工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设立和完善工资发放制度,明确工资计...查看全文

工厂劳动法薪资计算规定?

法律解析: 1、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2、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3、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