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主要规定

律师回答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规定包括什么

一、什么是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也就是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

二、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三、竞业限制与竞业禁止的区别

1、竞业禁止是法定义务,不能约定解除;而竞业限制是约定义务,企业违反竞业协议承诺未支付补偿,劳动者经催告后仍不付补偿,此时劳动者可以行使对竞业限制协议的合同解除权,免除相应的竞业限制义务。单位提前1个月通知可以放弃竞业限制。

2、竞业禁止针对的是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而竞业限制针对的是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3、竞业禁止针对的是在职人员;而竞业限制针对的是离职人员。

4、竞业禁止针对的在职人员只要未离职,就一直适用;而竞业限制针对员工的限制为离职2年以内。

5、单位对竞业禁止人员不需要支付补偿;而单位对竞业限制人员在离职后必须补偿,而不是在职期间支付保密费。

6、竞业禁止的生效是依据法律(只要成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而竞业限制以单位支付补偿金为生效条件,补偿金不明的,双方可协商,协商不成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资的20%—50%支付补偿金。

上述就是小编对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简述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规定包括什么 一、什么是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查看全文

简述我国的法规制定。?

律师解答: 我国的立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程序,即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审议、法律议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等阶段。 制定法律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民主性原则。 二、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性相结合原则。 三、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 ...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 与竞业限制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下面几点:第一,用人单位可以和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与此同时,可以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查看全文

简述劳动合同法规制度?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通常为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合同的过程中...查看全文

简述劳动合同法规制度?

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通常为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合同的过程中...查看全文

新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规定是什么?

有关竞业限制规定的负面影响是: 范围规定不明确。《劳动合同法》规定中,竞业限制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但对“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的含义或范围未做解释,导致用人单位在实践中可能以存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如何规定竞业限制?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有以下具体规定: (一)《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查看全文

简述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休息时间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法》休息时间的规定是: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的,应首先安排补休,不能补休时,则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补休时间应等同于加班时间。法定休假日安...查看全文

简述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休息时间

律师分析: 我国《劳动法》规定,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且应有11小时的连续休息时间。具体而言,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日累计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但是,根据实...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

律师分析: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具体规定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和保密事项,违约时劳动者需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限制范围、地域、期限由双方约定,期限不...查看全文

劳动法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竞业禁止条款,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按月给予经济补偿,劳动者违约需支付违约金。竞业禁止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限制范围、地域、期限由双方约定,期限不得超...查看全文

简述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

我国对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规定 1、概念 《劳动合同法》第68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合同形式及兼职规定...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竞业限制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查看全文

简述我国法律对外国法查明的规定

律师分析: 首先,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法律对外国法查明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法和涉外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法等法律规定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审判人员无法确定适用何种法律时,需要根据本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进行适用外国法。同时,在涉外民...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关于竞业限制补偿的规定

法律分析:1、竞业限制是通过对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利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来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手段,制约的对象包括在职职工和离职职工。 2、对在职职工而言,竞业限制属于默示的法律义务,对离职职工而言,则必须来源于竞业限制协议的设定,而竞...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中对竞业限制条款规定是什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中对竞业限制条款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劳动合同法中对竞业限制条款规定是什么1、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为保护商业秘密而采取的法律措施,限制员工在单位任职期间或离职后一定时期内从事与单位竞争的业务。竞业禁止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知悉商业秘密的人员。竞业禁止的范围应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相一致,...查看全文

我国对竞业限制有哪些具体规定

法律分析:我国对竞业限制的具体规定:适用对象是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如: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限制的期限不超过两年等规定。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