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与员工:离职原因与方式

律师回答
摘要:辞退与辞职的主要区别在于经济补偿方面的不同。辞退时,单位根据劳动纪律或法律违规情况决定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辞职时,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可以通过协商、举报或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社保、补偿金等。被迫辞职时,员工可以获得补偿,但需要注意合同解除通知书的写明离职理由,并符合当地司法实践的适用条件。
辞退与辞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经济补偿方面有所不同。
辞退如果是因为劳动者违反单位的劳动纪律或违法引起的,则单位没有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如果是单位非法辞退职工,则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而劳动者主动辞职,单位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公司辞退,可以享受失业金;主动辞职不能享受。
办理离职手续单位不发工资怎么办
1、协商解决。
2、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
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
3、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首先,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第三,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第四,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第五,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建议及时搜集相关的证据,依法向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履行上述的义务。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如何辞职才能确保员工利益最大化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不需提前30日通知,提出辞职还可获补偿,这就是实践中常说的“被迫辞职”:
1)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4)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员工权益;
5)单位因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无效;
6)以暴力等手段强迫劳动;
7)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员工人身安全。
从实践经验表明,只要您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能够发现公司存在上述违法行为,您可行使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权利,还可能获得经济补偿。您需注意:
1)您以上述理由辞职,公司一般是不会签收您的通知书的,建议您ems快递解除合同通知;
2)通知书需写明确您的离职理由,比如因公司拖欠工资、克扣工资、不支付加班费、不缴社保等;
3)无需提前30日通知,快递通知书后即可离职;
4)注意当地司法实践对被迫辞职理由的适用条件。
延伸阅读
结语:辞退与辞职的区别在于经济补偿方面的差异。辞退时,若劳动者违反纪律或违法,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单位非法辞退,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主动辞职时,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无法享受失业金。若单位不按时支付工资,可通过协商、举报或仲裁解决,包括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建议及时搜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如不满意可起诉。为确保员工利益最大化,员工可行使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权利,获得经济补偿,但需注意适用条件,并发送解除合同通知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雇主与员工达成离职协议

协商离职未果,劳动关系继续存在,劳动者权益受损可依法维权。劳动合同应遵循原则,具备必备条款,可约定其他事项。若劳动合同约定不明确,可重新协商或适用集体合同规定。如无集体合同,应实行同工同酬和国家规定。工会有权监督用人单位履约,支持...查看全文

离职赔偿金额与员工离职原因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支付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金(N)。除非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或终止合同。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赔偿金,赔偿金数额为经济补偿金...查看全文

离职原因与工资扣款

离职未提前30天通知,未提交辞职信即离职属于劳动者违法,用人单位应全额支付工资,但可要求劳动者承担造成的损失和招聘费用;如未造成损失,可协商获得相应报酬;公司可适度扣减工资,但需合乎规章制度,劳动者有获得报酬的权利。...查看全文

回避的原因与方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明确了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的回避事由和方式。根据第三十条规定,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在以下情形下应当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二是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查看全文

雇员与雇主:工资拖欠的解决方法

中介公司不发工资应该找劳动局或劳动仲裁委员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拒绝支付加班工资,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或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因此,受到...查看全文

雇主是否因经济原因解雇员工是合法的?

降薪辞退员工是不合法的,员工可以通过仲裁请求支付工资差额,并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经济补偿金。在要求赔偿时需要注意是否有书面劳动合同、工资金额是否明确,以及保留证据等。同时,还应考虑公司是否存在其他违法情节。用人单位和员工都需要遵守法律...查看全文

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工资纠纷

劳动者遇到中介不发工资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2、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3、申请仲裁要求双倍工资;4、起诉并由法院判决执行。根据《劳动争议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查看全文

雇主责任与雇员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如果在给私人老板打工的过程中受伤,应该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工伤认定,并要求老板按照工伤进行赔偿。如果用人单位不承认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而员工又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则可以按照雇佣关系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要求...查看全文

雇主与雇员权利义务

长期合同满10年无法随意解除,除非劳动者违反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与其他单位同时建立劳动关系、法律规定导致合同无效或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公司清算的原因与方式

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解散时有不同的事由。内资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股东决议解散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解散的原因可能是合营期限届满、严重亏损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解散的原因可能是合作期限届满、严重亏损等。外资企业解散的原因可能是经...查看全文

失业原因与求职方向

就业失业登记证是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的合法凭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失业原因,并实行实名制管理,每个证件与持证人身份证相对应,不得转借他人使用。...查看全文

雇佣关系:外聘员工与正式员工

外聘员工缺乏五险一金等保障,正式职工享有劳动关系保护。劳务工等名词已废除,问题源于双轨制和执法缺位。外聘工面临休假少、低工资、无社保福利等问题,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求解决。...查看全文

试用期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

试用期入职三天被辞退的情况包括: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对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且拒不改正;被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雇主裁员的原因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解雇分为有过失和无过失两种情况。有过失的情况包括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规、严重失职、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无效和被追究刑事责任。无过失的情况包括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从事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查看全文

回避的原因与方式有哪些?

《回避制度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 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应当回避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情形。回避方式可由当事人或侦查人员主动提出。...查看全文

雇主责任与员工受伤赔偿

喊人帮忙造成受伤,双方需承担责任,根据各自过错承担相应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第三人行为受损,有权要求第三人承担责任并向接受劳务一方索赔。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向第三人追偿。...查看全文

企业与雇主承担工伤责任的不同方式

工伤赔偿责任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伙食补助等,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福利、伤残津贴等。工伤认定适用于工作时间内的事故伤害、职业病、工作职责暴力伤害等情形,以及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或因抢险救灾受伤等。法...查看全文

雇主与员工:工资问题何去何从?

未解除劳动合同且不上班不一定发工资。若劳动者在一个工资月内未提供实际用工,则不发工资;若有实际用工但未上满一个月且期间不上班,则需要发工资。...查看全文

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合同

个体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关系已建立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需在一个月内补充签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从用工之日起建立。...查看全文

雇主与雇员责任要如何承担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雇...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