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律师回答

第一,要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必须树立“劳动合同先行”的观念,养成先签订劳动合同后用工的习惯,在法律规定的期限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最迟在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中要设立合同生效的条件;

4.在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最好要求劳动者先签字单位后盖章,把握劳动合同签订具体时间;

5.对于不满意劳动者,如果决定不予录用,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最好控制在试用期内;

6.及时建立员工名册存档备查。

第二,书面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不能少。

1.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三,设置明确约定条款,保护用人单位利益。

1.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试用期、培训、保密、竞业限制、违约金等条款;

2.将用人单位重要规章制度条款写入劳动合同,或者作为劳动合同附件;

3.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书面送达条款;

4.为避免调制调薪争议,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作岗位变更和工资薪酬待遇调整;

5.劳动报酬条款一定要明确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具体事项。

第四,订立劳动合同要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第五,劳动合同必须要求劳动者本人签字,并将合同原件向劳动者送交一份。

第六,劳动合同到期要及时办理续签或终止手续,设置劳动合同到期前提醒程序,设计预防事实劳动关系条款。

第七,绝对不能收取劳动者的财物或者要求提供担保;

第八,根据工作岗位、工作性质等,合理选择劳动合同期限并依法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九,合理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避免合同条款约定无效,符合约定服务期的劳动者,合理约定服务期和保密协议、竞业限制、违约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应该规避风险

第一,要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必须树立“劳动合同先行”的观念,养成先签订劳动合同后用工的习惯,在法律规定的期限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最迟在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中...查看全文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规避哪些风险

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规避的风险 1、玩伎俩胡乱签名盖章 孙某、李某在A公司工作一年后向法院起诉,要求A公司支付其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A公司称已与孙某、李某二人签订了劳动合同,向法院提交了两份劳动合同书,并称二人未与公司当面签订劳动合...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风险

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1.支付双倍工资;2.无法约定试用期;3.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4.难以保护商业秘密;5.难以进行竞业限制;6.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7.在劳动争议处理中企业被动。...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自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入职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是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注意以下事项:向劳动者履行告知义务;自用工之日起签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外,签订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出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否真实的意思表示;其他。...查看全文

签订劳动合同规避社保风险吗?

企业可以通过外包人事事务给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操作,节省用人成本,规避社保风险。同时,采用劳务派遣形式用人可以规避用工风险,降低用人成本,灵活用工,筛选人才,并规避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连续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务派遣企业还可以为员工购买...查看全文

签订购房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律师分析: 1.注意产权办理约定;2.购房者在签合同时一定要详细地把质量要求写进合同;3.注明买方在合同生效的几天之内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如果不能通过的话,买方可以取消合同,全数取回定金;4.约定好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签订购房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本文介绍了赠送面积和公摊面积以及层高、年限和承诺缩水等导致面积缩水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办法。文章提醒购房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咨询专业人士,并在合同中注明相关条款以防止开发商的违约行为。...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续签规避劳动用工风险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如何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规避1、在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时,企业未取得劳动者要求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据;2、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3、在集团子公司或相关联公司间流...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有风险吗

律师分析:有风险。《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不按照法定形式在法定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不仅不能规避法律风险,还会增加法律风险。用人单位用工故意不建立劳动关系,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在劳动者入职后一个月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需要在第2个月至第12个月期间按月支付二倍工资。劳动合同应包含用人单位的信息、劳动者的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必备条款...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应支付两倍工资,最多11个月。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也需支付两倍工资。...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会如何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在辞职时不需要提前声明,可以随时离职,并可以要求就超过一个月不足一年的所有时间部分给付双倍工资赔偿,同时用人单位还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警告与处罚,以及劳动者提出的仲裁诉讼。...查看全文

如何规避未签劳动合同的争议风险

法律分析:一、如何规避未签劳动合同的争议风险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要求,双方共同协商,都同意合同条款的,签字盖章后,劳动合同即具有法律...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入职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是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律师分析: 入职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是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务合同有哪些风险?

律师分析: 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将会有以下风险:1、双倍工资的惩罚。2、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3、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4、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务合同有哪些风险

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将会有以下风险:1、双倍工资的惩罚。2、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3、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4、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如何处理事实劳动关系规避法律风险?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处理事实劳动关系规避法律风险的方式是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