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女职工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

律师回答

怀孕女职工权益保护的规定: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2、另外,根据很多地方法规规定,晚育女性可享受增加产假30天;有医院证明可向单位请病假,但病假期间不能享受产假待遇。3、根据《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以上为法律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4、孕期待遇。根据《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女职工怀孕,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检查和分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费用由原医疗经费渠道开支。5、关于保胎的规定。根据《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女职工按计划生育怀孕,经过医师开据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保胎休息的时间,按照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的规定办理。6、劳动争议处理。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的女性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另外,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女职工劳动权益有哪些保护

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社会上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在对劳动者和工作人员进行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原则,不得歧视妇女。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因此也就不能扣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和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对于职工权益有哪些保护

《劳动法》第二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第七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第八条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怀孕女职工产前休假的规定

劳动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中指出:女职工产假90天,分为产假、产后假两部分。即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产前15天的休假。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到产后使用。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

女职工生育期保护的规定

女职工生育期保护的规定具体如下:1、产假时间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女职工产假区分为单胎顺产、多胎顺产、难产、流产等情况,执行不同的规定。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90天。产假可分为产前假和产后假两部分。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产后假75天,系指生育后的75天休假。国家规定产假90天,是为了能保证妇女恢复身体健康。因此,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产前假一般也不得放到产后使用。若孕妇提前生产,才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1名婴儿,增加产假15天;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对流产者,劳动部和上海市政府分别作了规定,《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42天产假。”《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根据劳动部的《通知》作了从宽规定:妊娠3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30天;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者给予产假45天。2、产假期间的工资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与正常工作时相同,不受任何影响。3、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禁止。《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26、27条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4、生育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生育保险登记手续,并按规定申报缴纳生育保险费。女职工分娩后,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其内容包括:生育保险津贴,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费等。

孕期女职工保护的规定

关于孕期女职工保护的规定,主要有下列内容: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才能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女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2、劳动强度及禁忌劳动的保护。《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所谓“夜班劳动”一般系指从当日22点至次日6点从事劳动或工作。怀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已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2)制药行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及烯雌酚生产的作业;(3)作业场所放射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4)人力进行的土方和石方作业;(5)《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6)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如风钻、捣固机、锻造等作业,以及拖拉机驾驶等;(7)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如焊接作业;(8)《高处作业分级》标准所规定的高处作业。3、适当给予工间休息或适当减轻工作。《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第十条规定:“妊娠满7个月应给予工间休息或适当减轻工作。”《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根据妊娠期的不同情况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规定:女职工妊娠7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应给予每天工间休息1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2个半月。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工作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12周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4、已婚待孕职工禁忌劳动范围。《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还对已婚待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作了规定,已婚待孕女职工不得从事铅、汞、苯、镉等作业场所属于《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的第三级至第四级的作业。《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对有过两次以上自然流产史,现又无子女的女职工,要求暂时调离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流产的作业岗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怀孕中的女性职工权益保障

女职工怀孕期间,单位不得辞退员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相关规定。此外,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有权要求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适应的劳动,不得从事体力劳动和夜班工作。此外,怀孕女职工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应计入劳动...查看全文

女性职工在怀孕时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怀孕职工没签劳动合同不能随时离职,仍需按法定程序提前通知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或社保费等情况下,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未签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单位需支付两倍工...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保护怀孕女职工的权益?

辞退怀孕女职工的条件及女职工被辞退后的应对措施,包括用人单位只能在严重违纪、失职等情况下解雇哺乳期女职工,女职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协商解除合同,并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女职工需要自行提供证据来反驳单位的辞退条件。...查看全文

女职工怀孕后能否被辞退?胎儿权益如何保障?

怀孕女职工合同到期不能被辞退,违法解雇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违法解雇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为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查看全文

怀孕后如何保障劳动权益?

根据劳动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经济补偿按三倍数额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查看全文

离婚怀孕,孩子的权益如何保障?

怀孕离婚时子女归属及怀孕期间可以协议离婚。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原则上子女归母亲,但父亲可能获得抚养权,如母亲患有传染病、不尽抚养义务或其他原因不适合抚养子女。怀孕期间可以协议离婚,除非女方提出或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离婚...查看全文

怀孕合同期满,如何保障孕妇权益?

女职工在怀孕合同到期被辞退时,可以要求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查看全文

怀孕员工因无合同怀孕被辞退,权益如何保障?

怀孕被辞退需按法定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合同没到期怀孕可被辞退,但需支付...查看全文

如何让权益得到保障?

合伙企业退伙时,按照投资比例分配利润或退还投资资金。如无约定,按出资比例分割财产。如有借贷合同证据,需还本付息。股权投资可要求回购,但难要求公司退款。合伙财产归合伙人所有,退伙需清算债权债务。可转让给第三方或变更为个体户,但需清算...查看全文

如何保护孕期女职工的权益

法律解析: 多了解法律知识,将法律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查看全文

女性职工的权益保障

员工怀孕期间,企业倒闭解除劳动合同,赔付规定不明确。产期工资全额支付,孕期和哺乳期赔付数额由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按工龄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孕期家暴如何保障女性权益?

怀孕期间遭受家暴可提起离婚诉讼,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离婚诉讼中,若调解无效且符合重婚、家暴、恶习等情形之一,应准予离婚。另外,夫妻感情破裂满二年、一方被宣告失踪或经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也应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雇员怀孕时的权益与保障

辞退怀孕员工需支付经济赔偿金,按每工作满一年给予两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除非员工有重大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7条和第48条规定,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的二倍。公司辞退员工需提前...查看全文

工会如何保障职工权益

工会的主旨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劳动权益和民主权利。劳动权益包括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和休息休假等;民主权利则指职工依法对企业、事业单位事务进行民主管理、参与和监督的权利。...查看全文

如何确保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方法包括实物分割、变价分割和作价补偿。实物分割适用于不影响财产使用的情况下,双方进行分割。变价分割则是将共有物变卖或拍卖,然后按价金分割。作价补偿是指一方取得财物后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夫妻双方应协商一致,如无法...查看全文

女职工的劳动权益应该如何得到保护?

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社会上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在对劳动者和工作人员进行晋职...查看全文

如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律师分析: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在企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新形势下的重大任务和基本职责。着重抓好工会组织的维权职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增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查看全文

女职工怀孕后又哪些权益?

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才能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女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孕期员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怀孕员工有权保护,公司不得辞退或降薪。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怀孕、生育、哺乳解除劳动合同。怀孕期间,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证明减轻劳动量或安排适应的工作。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员工,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夜班,并应...查看全文

如何保护孕期女职工的劳动权益?

1、用工单位不得以女职工怀孕为由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1)孕期女职工如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情形的,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2)用工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41条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