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侵占罪与刑事侵占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侵占与刑法中的侵占罪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侵权行为,后者是犯罪行为;前者追究民事责任,后者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270条规定,非法占为己有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者,处刑罚;将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有且拒不交出者也受罚。此罪由受害人提起诉讼。
民事侵占行为和《刑法》中所规定的侵占罪的区别包括:
1、民事侵占属于侵权行为,侵占罪属于犯罪行为;
2、前者追究的是民事责任,一般是赔偿损失、返还原物,后者是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是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延伸阅读
民事侵占罪与刑事侵占罪的认定标准及司法实践分析
民事侵占罪与刑事侵占罪的认定标准及司法实践分析是一个涉及法律领域的重要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民事侵占罪和刑事侵占罪的认定,主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以及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综合分析。民事侵占罪主要涉及民事纠纷,以追回财产为目的,认定标准通常包括明确的财产权益、非法占有和侵占行为等要素。而刑事侵占罪则是指触犯刑法,违反社会公共利益,认定标准则更加严格,包括非法占有、明知他人财物、占有目的等。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证据、法律规定和相关判例,进行认定。这一过程需要严谨的分析和权衡,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
结语:民事侵占行为与刑法中的侵占罪存在明显区别。前者是侵权行为,后者则属于犯罪行为。民事侵占追究的是民事责任,通常要求赔偿损失和返还原物;而侵占罪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数额较大的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对于民事侵占罪和刑事侵占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判例以及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这一过程需要严谨的分析和权衡,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三节 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二百一十条 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书面、电话或者当场通知证人、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
在现场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人员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制作询问通知书。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当出示询问通知书和人民警察证。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在于主体、利用便利和侵占对象。 职务侵占罪可以适用缓刑,但需符合特定条件。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主体、利用便利和侵占对象,而职务侵占罪可以适用缓刑,但需符合特定条件。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主...查看全文

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有哪些不同?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行为,而后者是指自然人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前者主观上是明知单位财物而决意占为己有,后者是明知他人财物而决意占为己有。前者利用职务便利,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后者则不...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分析

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类型的罪名,但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盗窃罪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盗窃罪是公诉案件,而侵占罪是自诉案件。行为模式上,盗窃罪是破坏他人占有并建立自己的占有,侵占罪是将自己合法占有的财物...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分析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主体要件、犯罪行为、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情节要件以及法定刑存在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犯罪行为是侵占本单位财物,犯罪客体是单位财产所有权。贪污罪的主体限于国家工作人员,犯罪行为是侵吞...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与侵占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

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的,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还妨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侵占罪只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此外,两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也有所不同。...查看全文

民事侵占和刑事侵占罪的区别

法律分析:民事侵占和刑事侵占罪的区别:民事侵占只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即可,而刑事侵占罪需要追究的是刑事责任;而且两者适用的法律也不同。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侵占罪在审判实践中的分析

贪污罪和侵占罪在犯罪客体和犯罪主体上存在差异。贪污罪主要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行为人为国家工作人员;而侵占罪侵占的是公司、企业财产所有权,行为人为公司职工等。...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司法实践与审判实践分析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数额较大者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国有单位的公务人员以及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类似行为的也将受到相应的刑...查看全文

民事侵占与刑事侵占的界限划分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构成犯罪。侵占罪的关键特征是合法持有的财物非法转归为己有,并拒不交还。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害他人财物所有权、非法占有行为、一般主体和故意目的。根据数额...查看全文

民事侵占罪和刑事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刑事侵占罪和民事侵占的区别有:刑事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民事侵占属于民事纠纷,只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双方以调解为解决方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适用法律不同。 职务侵占罪和一般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犯罪主体不同,职务侵...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与探讨

如果检察机关不立案不起诉但构成犯罪的职务侵占行为,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而公安机关需要立案侦查并收集足够证据,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查看全文

民事侵占和刑事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分析: 刑事侵占罪和民事侵占的区别有:刑事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民事侵占属于民事纠纷,只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双方以调解为解决方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适用法律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查看全文

民事侵占和刑事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侵占罪和民事侵占的区别有:刑事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民事侵占属于民事纠纷,只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双方以调解为解决方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适用法律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类型的案件,但在主体、客体和客观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职务侵占罪要求特殊主体,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要求一般主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财物。职务侵占罪侵犯双重客体,侵犯公司和法人所有权...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本文讲述了职务侵占和贪污的区别。职务侵占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非国有单位的财产所有权,而犯罪主体是非国有单位的人员;相比之下,贪污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问题以及公共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责任:金额较大者可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金额巨大者可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单位人员职务侵占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者应立案追诉。...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司法解释

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侵占罪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职务侵占罪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是: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最新刑法规定及司法实践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处罚根据数额大小分为三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审判实践与法律规定

职务侵占罪的判决根据数额大小,较大者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巨大者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单位人员若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追究刑责。与诈骗罪相比,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单位人员,对象为...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与侵占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及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罪侵犯财产及市场秩序,故意形成于控制财物之前;侵占罪通过非法持有财物后拒不交还,故意形成于控制财物之后。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刑罚,巨大或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侵占罪无明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