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发放贷款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是什么?

律师回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规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非法发放贷款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主要是:(l)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后者侵犯的是一般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而非法发放贷款的行为,其造成的损失一般指经济损失;后者则只表现为玩忽职守的行为,其造成的损失可能是经济损失,也可能是人身伤亡,还可能是严重的政治影响等。(3)主体要件不同。前者的主体是我国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后者的主体是一般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不能成为主体要件。

违规发放贷款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规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非法发放贷款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主要是:(l)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后者侵犯的是一般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而非法发放贷款的行为,其造成的损失一般指经济损失;后者则只表现为玩忽职守的行为,其造成的损失可能是经济损失,也可能是人身伤亡,还可能是严重的政治影响等。(3)主体要件不同。前者的主体是我国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

(一)客观行为特征不同。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而玩忽职守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二)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因而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方法不对,以致在积极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玩忽职守罪,则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严重官僚主义,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等行为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

违法发放贷款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1、客体要件不同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骗取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不同违法发放贷款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骗取贷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观要件不同违法发放贷款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于其非法发放贷款行为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是出于过失,这种过失一般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至于行为人实施的发放贷款行为本身,则是出于故意,尤其滥用职权,更是故意而为,但违法发放贷款罪属于结果犯,行为人对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因而违法发放贷款罪仍属于过失犯罪。骗取贷款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体要件不同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其他任何单位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含外资、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等)和个人都不能成为本罪主体。骗取贷款罪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至于行为人非法占有贷款的动机是为了挥霍享受,还是为了转移隐匿,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反之,如果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虽然其在申请贷款时使用了欺骗手段,也不能按犯罪处理,可由银行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或者加收贷款利息等办法处理。

渎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是什么

1、主观方面不同:渎职罪主要是由故意构成,个别情况下也可以由过失构成。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故意构成。2、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完全相同:渎职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守的“玩忽”。两罪的犯罪行为方式不同,对犯罪成立所要求的危害结果不同。

玩忽职守罪是违法犯罪吗

玩忽职守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玩忽职守罪是属于没有履行职责造成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玩忽职守罪与一般玩忽职守行为的界限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与一般玩忽职守的界限是:一般玩忽职守并没有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或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并没有达到重大的程度;对于玩忽职守罪,行为人不仅具有玩忽职守行为,而且还让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失职渎职罪的界限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是指以不作为的方式不履行职责或怠于履行职责,而滥用职权罪则是以作为的方式超越权限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或不顾职责随心所欲地处理事务。两者的主观方面也有所不同,玩忽职守罪是过失,而滥用职权罪则是故意。...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失误的界限

聊城律师为您说法: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的界限,以及正确处理法条竞合关系的重要性。工作失误是认真履行职责时发生的错误,而玩忽职守是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滥用职权是超越职权而滥用权力,玩忽职守是不履行职责。...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律师分析: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如下:1、行为方式不同。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不作为、不履行职责或者忽视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超越权限、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或者不顾职责的程序和目的随意处理事务;2、主观方面...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是什么

法律分析: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以不作为的方式不履行职责或者怠于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以作为的方式超越权限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或者不顾职责随心所欲地处理事务;且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查看全文

违规发放贷款罪和玩忽职守罪的不同点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规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非法发放贷款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主要是:(l)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

法律解析: 玩忽职守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是: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

法律分析:玩忽职守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是: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

律师分析: 玩忽职守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是: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渎职的界限

玩忽职守罪与渎职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罪过和直接客体。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侵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侵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勤政性。渎职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可以是超越职权或违法行使职权;玩...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及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的界限。工作失误是因制度不完善、管理弊端等原因导致的职责不当,而玩忽职守罪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严重官僚主义等行为。滥用职权是超越职权而滥用权力,玩忽职守是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行为...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的界定方法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是指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或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该罪需要满足四个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工作人员擅离职守、不尽职责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职守、失职渎职的界限

玩忽职守罪与渎职罪在主观、客观方面存在差异。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滥用职权可直接或间接故意或过失;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滥用职权可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少数情况下可故意。直接客体上,渎职罪侵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失职渎职的界限

玩忽职守和失职渎职的区别:主观方面不同,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侵犯的直接客体也不同,玩忽职守罪的直接客体是勤政性,渎职罪的直接客体是正当性。...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具体是什么

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罪有区别,前者是因制度不完善、管理弊端等原因导致损失,后者是违反工作纪律造成损失。工作失误需与玩忽职守罪严格区分,但对于违反法律政策、给国家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不能以工作失误为借口逃避责任。玩忽职守罪要求必须...查看全文

什么是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的量刑标准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的量刑标准: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查看全文

什么是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的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 玩忽职守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