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的判定原则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正当防卫致人轻伤的判罚原则是:不构成犯罪,但需赔偿基本费用。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减轻或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承担民事责任,除非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防卫行为对正在进行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一、正当防卫致人轻伤怎么判
1、正当防卫致人轻伤的处罚是:不构成犯罪,但应赔偿伤者医药费、护理费等基本费用。根据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防卫过当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防卫过当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合理必要性、合理预防性、合理限制性和合理比例性等方面。首先,合理必要性要求防卫行为在实际情况下是必要的,即没有其他合理手段可以达到防卫目的。其次,合理预防性要求防卫行为是为了防止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非法侵害,而非过去已经发生的侵害。第三,合理限制性要求防卫行为在程度上是适度的,不能超过对抗非法侵害的必要程度。最后,合理比例性要求防卫行为的危害不应超过防卫目的所要求的程度,且不能对无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些判定标准在实践中被用来评估防卫行为是否过当,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
结语:正当防卫致人轻伤的判决原则是,不构成犯罪但需赔偿医药费、护理费等基本费用。根据刑法规定,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减轻或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但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适当承担民事责任。判定防卫过当的标准包括合理必要性、合理预防性、合理限制性和合理比例性等。这些原则和标准确保了对正当防卫的公正和合理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防卫过当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间接故意、过于自信过失和忽视大意的过失。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可能涉嫌故意杀人罪,刑罚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规定,防卫过当构成犯罪时可...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认定原则

正当防卫是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是指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需负刑事责任。对暴力犯罪采取的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防卫过当的处罚原则是: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实施非法侵权的行为人采取的制止其非法侵权,对其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行为。从正当防卫的概念可以看出,正当方向必须在一...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致死罪行的判定原则

正当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构成防卫过当,将承担刑事责任,但法律规定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杀人、抢劫等现行犯正当防卫致死者,不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的原则是什么?

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非法侵权的人采取的制止非法侵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制止非法侵害,对非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防卫行为要求具备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防卫挑拨、互相斗殴、偶然防卫等不具备防卫意识,不属于正当防卫。防卫挑拨是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对对方施以侵害,相互斗殴可能构成其他罪名,偶然防卫缺乏保护权益的主观意图。...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量刑原则

防卫过当的量刑原则是减轻或免除处罚,具体根据防卫行为的起因、保护利益性质、超过限度程度、主观罪过形式、造成危害原因等综合考虑。对于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况,可减轻处罚或使用缓刑;对于轻微情节或意外事件,可免除处罚。在审判实践中,量刑主...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处罚原则

防卫过当有什么惩罚 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防卫过当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至于是减轻还是免除,减轻到何程度,这需要看当事的情节由法院判定。目前对于防卫过当的处理没有准确的量刑标准。 一般处理是将防卫行为拆分分析,比如在某个案例中,...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与避险过当的认定原则

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的认定标准:防卫过当要求客观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并主观上具有过错;避险过当要求紧急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避险产生的危害超过所欲避免的危害或相等,且所造成的损害比预防的损害更重。...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处罚原则

法律分析: 防卫过当处罚原则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最新防卫过当判断准则是什么?

该段内容介绍了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包括过度防卫、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情况包括防卫人明知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放任这种损害发生、防卫人轻信防卫行为不会发生而造成重大损害、防卫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防卫行为明...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适用的特殊原则

总的原则要有利于提倡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从宽处罚原则,刑法规定对防卫过当者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即从宽处罚;十八周岁以下防卫过当者双重减免原则,十八周岁以下防卫过当者,是特殊防卫过当主体。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刑罚原则概述

防卫过当处罚原则:对超出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应减轻或免除处罚。防卫是指对非法侵权行为采取制止措施,造成一定限度损害。正当防卫必须在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为防卫过当。刑法规定了防卫过当行为的处罚原则。...查看全文

避免防卫过当的法律原则

防卫问题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还涉及到证据、程序、证明责任以及细节等方面。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在于防卫一方,办案机关只要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施了伤害行为、致人轻伤以上就完成证明责任、可以追究责任。防卫过当的证明责任在于被告人,需要有四个条件...查看全文

什么是防卫过当防卫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需要负刑事责任。过当导致他人死亡,则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却仍疏忽,或虽预见但轻信能避免,则构成过失犯罪。...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判定方式是什么?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防卫过当的认定条件包括:首先需要成立正当防卫,其次采取的手段超出必要限度,最后造成了重大损失。...查看全文

什么是防卫过当?如何判断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及他人的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但若正当防卫明显超出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则需承担刑事责任。对于正在进行严重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抢劫、强...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刑罚规定与量刑原则

防卫过当的量刑标准:轻伤处管制或拘役,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防卫过当是指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判断防卫行为是否过当需仔细分析其特点。...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正当防卫是为保护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对侵害者造成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而防卫过当则是指超出必要限度,对侵害者造成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但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什么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在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上等等是一致的,但是在限度条件上却截然不同。 正当防卫必须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