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责任与用人单位责任是否对应

律师回答
摘要:《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中的用工主体责任并不等同于形成劳动关系。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特殊用人单位的责任是一种连带赔偿责任,基于招用劳动者的雇主责任。这种责任不同于普通用人单位的责任,也不意味着形成劳动关系。这一观点避免了合法用工主体资质的承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而不具备用工主体资质的承包方却可逃避责任的怪象,符合立法本意。
不一样。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形成了劳动关系。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共计五条,其中,第一条是关于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实质要件的规定,第四条系关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特殊用人单位违法发包责任承担的规定。既然第一条是在实质方面对事实劳动关系认定的唯一依据,即是否建立事实劳动关系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该条规定的条件,从体系解释上讲,第四条并非与第一条具有同一含义,其并不是基于劳动关系的角度来阐述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特殊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而应属于另一范畴的责任。因此,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形成了劳动关系。
退一步讲,如果《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第四条可推论出劳动者与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形成了劳动关系,则对承包方来说形成这样一个怪象:有合法用工主体资质的承包方与其雇佣的员工之间是劳动关系,须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而不具备用工主体资质的承包方却可逃避用工主体责任,转嫁给发包方,使守法的责任反而大于违法的责任,严重背离了立法本意。
事实上,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用工有其特殊之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短期性、流动性、分散性、阶段性等,经常有穿插作业、流水作业、农民工、间接用工、个人承包等用工形式出现。劳动者一般由实际施工人(包工头)招用,受包工头管理,由包工头发放工资,其与工程的发包人并不存在很大联系,其不受作为发包方的建筑企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也不接受其日常管理。因此,从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实质要件上来看,劳动者与作为发包方的建筑企业不能形成劳动关系。
既然用工主体责任不能等同于“用人单位”责任,那么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承担的用工主体责任是什么责任呢?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可以认为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承担的用工主体责任是一种连带赔偿责任,该责任是以招用劳动者的雇主的责任为基础。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形成劳动关系。该通知中第四条规定了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特殊用人单位的违法发包责任承担,但并非与第一条对事实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具有同一含义。从立法本意来看,用工主体责任是一种连带赔偿责任,以招用劳动者的雇主为基础。因此,对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来说,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形成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v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四条 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帮工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五条 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根据帮工人和被帮工人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被帮工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因第三人的行为遭受人身损害的,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有权请求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被帮工人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用人单位的责任与应对措施

单位购买工伤保险后,工伤事故由工伤保险基金赔偿。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至四级伤残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五至六级伤残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七至十级伤残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时,由基金或用...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责任

律师分析: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这种侵权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上称为用人单位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是否承担责任?

职工受到工伤后,公司不按规定赔偿的,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为自己维权:先申请工伤认定,等待认定决定,单位不承认工伤时,尝试协商,协商不成申请仲裁,最后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是否应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工伤赔偿支付给个人,工伤赔偿有时间限制,工伤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康复治疗费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应在指定医疗机构就医,费用符合规定则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住院治疗的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也可从基...查看全文

探讨工伤责任归属: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各担何责?

工伤责任由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共同承担,应提高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应立即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相关部门。工伤待遇争议可通过仲裁、行政复议或法院申请解决。...查看全文

劳务派遣与用工单位责任

劳务派遣职工工伤责任主体是派遣单位,应按法规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和支付待遇。若用人单位未提出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可在一年内直接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查看全文

什么是用人单位责任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责任是指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劳务派遣人员以及个人劳务关系中的提供劳务一方在工作过程中或者在提供劳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用人单位或者劳务派遣单位以及接受劳务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特殊侵权责任。...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用人单位责任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包括服务期、解除合同、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等方面,应承担赔偿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和赔偿经济损失。同时,如果劳动者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也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要看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是否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克扣工资需要承担责任,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查看全文

用工主体责任可以等同于用人单位责任吗

法律分析:用工主体责任并不等同于用人单位责任,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形成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其成立的必备要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查看全文

个人与单位能否适用侵权责任法

法律解析: 个人与单位不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生效后已经废止,可以适用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编的内容。个人和单位都是一般侵权主体,侵犯他人权益的,要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查看全文

个人与单位能否适用侵权责任法

法律分析:个人与单位不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可以适用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编的内容。个人和单位都是一般侵权主体,侵犯他人权益的,要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个人与单位能否适用侵权责任法

法律分析:个人与单位不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生效后已经废止,可以适用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编的内容。个人和单位都是一般侵权主体,侵犯他人权益的,要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查看全文

个人与单位能否适用侵权责任法?

律师分析: 个人与单位不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生效后已经废止,可以适用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编的内容。个人和单位都是一般侵权主体,侵犯他人权益的,要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查看全文

个人与单位能否适用侵权责任法

法律解析: 个人与单位不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生效后已经废止,可以适用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编的内容。个人和单位都是一般侵权主体,侵犯他人权益的,要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单位、劳务用工单位责任是什么

一、民法典的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单位、劳务用工单位责任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nb...查看全文

实习生与用人单位责任划分

实习期间工伤责任承担及申请工伤认定的要点:实习责任保险赔付由保险公司负责,超出保险范围的由实习单位、学校和学生承担;申请工伤认定应在事故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天内提出,延期需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未按时申请的,受伤职工或其亲属可...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的责任与解决方法

公司不给离职证明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私下联系公司负责人要求开具离职证明,可协商赔偿;向劳动监察处投诉,要求赔偿损失费;投诉后仍无离职证明,可向劳动仲裁委员起诉。...查看全文

单位是否应承担工伤责任?

工伤认定原则: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在上下班途中受交通事故伤害或火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