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二手房交易政策

律师回答

1、契税(买方支付)根据国家规定,房屋买卖要向国家缴纳契税,无论是商品房还是存量房的买卖都要缴纳的。住宅类房屋标准按房款总价的1%-3%交纳契税,具体的比例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购房者的购房时间、购房单价、购房面积、是否第1次购房等因素来确定。非住宅类房屋按计税参考价的3%交纳。关于“西安二手房交易的规定是什么”的问题,网下文为您解答。

一、西安二手房交易的规定是什么

(一)二手房交易流程:购买二手住房(自行成交的)1、购房人向房管部门提供购房资格审查材料,包括个人有效身份证明、户籍及家庭成员证明材料;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还需提供在我市连续缴纳2年以上(含2年)的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材料。

2、房管部门查验申报资料原件,留存复印件,在二手房网上签约平台填写《西安市家庭购房申报表》。

3、房管部门进行购房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后,买卖双方商谈合同条款,协商一致后,填写合同内容,并打印合同文本,双方签字确认。

4、房管部门提交买卖合同网签信息。

(二)购买二手住房(通过经纪机构成交的):

(1)购房人向经纪机构提供购房资格审查材料,包括个人有效身份证明、户籍及家庭成员证明材料;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还需提供在我市连续缴纳2年以上(含2年)的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材料。

(2)经纪机构查验申报资料原件,留存复印件,在二手房网上签约平台填写《西安市家庭购房申报表》。

(3)经纪机构持居民家庭购房申报材料(加盖经纪机构公章)向房管部门申请购房资格审查。

(4)房管部门进行购房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后,买卖双方商谈合同条款,协商一致后,填写合同内容,并打印合同文本,双方签字确认。

(5)经纪机构提交买卖合同网签信息。

二、在西安购房买方需要支付哪些税费

1、印花税(计算基数:计税价格):税率为0.05%,个人购买住房暂免

2、契税(计算基数:计税价格):基准税率为交易总额的3%。但目前实行契税优惠政策,具体情况如下:(1)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2)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3)个人购买家庭第三套普通住房均按3%的税率征收契税。

3、房屋所有权登记费(计算基数:件):80元

4、房地产交易手续费(计算基数:建筑面积)3元/每平方米

5、房产证贴花(计算基数:本):5元

6、测绘费(计算基数:建筑面积):1.36元/每平方米。商品房如果原产权证上没有测绘章的需要测绘。

7、评估费(计算基数:评估额):税率为0.5%综上所述,只要是在西安进行的二手房买卖首先就必须遵从上述的规定进行,尤其是在过户转让以及缴纳相关费用的问题上更加需要注意许多法律细节,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不会在后期出现难以解决的矛盾。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西安二手房购房政策?

律师分析: 1、从市外迁入本市户籍的居民家庭在住房限购区域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须落户满1年,且在本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退役军人、经批准引进的各类人才除外)。2、住房限购区域内,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满...查看全文

太原市二手房交易最新政策

2022年太原二手房过户交易税费及二手房过户新政策及流程有哪些 过户交易税费: 根据国家规定,房屋买卖要向国家缴纳契税,无论是商品房还是存量房的买卖都要缴纳的。住宅类房屋标准按房款总价的1%-3%交纳契税,具体的比例需根据国家...查看全文

西安二手房购买政策

西安市限购令规定居民购房数量和条件,包括限购两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于拥有1套房或在本地缴纳1年以上社保和个税的非本地居民,限购1套房;对于已拥有2套以上住房的当地居民或拥有1套以上住房的...查看全文

常州市发布二手房交易新政策

常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包括购房限制、公积金贷款比例、合同备案管理、二手房交易税收征管和商品住房价格调整等方面的措施。其中包括购买商品房需满2年产权、非常州市户籍限购1套、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支付比例为50%等。此外,还加强了新...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最新政策??

律师解答: 2021年8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二手房交易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和促进二手房市场的发展,保障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办法要求二手房交易应当实名制进行,并规定了未成年人购房、网络平台中介服务、物业费用等问题的...查看全文

泉州二手房交易政策

法律分析:1.契税:现行政策:住宅90平以下1%;住宅90-144为1.5%;其余的不管是住宅还是非住宅都3% 2.营业税:住宅房产证颁发5年以内销售,按成交价(如成交价明显偏低,按评估价。上下全同)5%征收营业税(有的地方征5...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最新政策?

律师分析: 2021年8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二手房交易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和促进二手房市场的发展,保障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办法要求二手房交易应当实名制进行,并规定了未成年人购房、网络平台中介服务、物业费用等问题的...查看全文

成都二手房交易政策

成都二手房交易税费新政策 一般二手房交易需要交纳的税费: 一、买房人应缴纳税费:1、契税:首次购房评估额90平内1%、90平~144平内1.5%,超过144平或非首次3%,买方缴纳;2、印花税:房款的0.05%3、交易费:3元/平...查看全文

海口二手房交易政策?

律师分析: (1)契税;一般情况下,一次购房90平米以下按1%税率征收,90-140平米1.5%,140平米以上3%;二次购房都是3%,不分面积。(2)营业税;营业税由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销售营业税组成,征收...查看全文

西安二手房交易的程序

法律分析:西安二手房交易的程序:首先到西安市房产交易中心办理评估手续,将首付款存入房产局指定帐户办理贷款申请,经审批的贷款,由买方和银行签定贷款合同,并到担保公司办理担保手续,随后银行根据担保合同将款拨到房产局资金监管帐户...查看全文

西安二手房贷款新政策?

律师分析: 1、从市外迁入本市户籍的居民家庭在住房限购区域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须落户满1年,且在本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退役军人、经批准引进的各类人才除外)。 2、住房限购区域内,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查看全文

常州市发布二手房交易政策通知

常州市出台新政,限制购房政策。购买商品房需满2年才能交易,非常州市户籍限购1套。购买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支付比例为50%,首套房还清后第二次贷款支付比例为30%。加强房屋备案和交易税管理,规范房屋价格调整周期。...查看全文

西安二套房政策

西安买二套房政策是什么 购买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购房总价的60%。借款申请人购买存量房屋的,购房总价以房屋评估值和购房合同总价两者中较低者为准。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查看全文

西安二手房交易限制措施

市外迁入本市户籍的居民家庭在住房限购区域购买房屋需满足以下条件:落户满1年,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在限购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需满足以下条件: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满5年且已办理《不动产权证书》、二手住...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税费新政策

在二手房过户过程中产生的税费种类主要是契税,印花税,交易费,个人所得税,房产证登记费,如果普通住房不满两年就对外出售的话,还需要交纳营业税,住房满两年的不交营业税,二手房买卖的税费种类较多,但像是契税,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等,这都是...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的优惠政策

(1)对个人转让自用2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2)对出售自有住房并拟在现住房出售1年内按市场价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其出售现住房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先以纳税保证金形式缴纳,再视其重新购房...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增值税政策

法律分析:   自2019年3月31日起,由原先的满5年免征营业税调整为满2年免征营业税,同时依据交易双方的不同情况,具体税费明细如下:   一、契税:   1、买方首次购房90平方以下的房产按照1%缴纳;   2、买方首次...查看全文

绍兴二手房交易新政策

过户需要的材料会因为交易房屋性质和买卖双方的情况有所区别。以商品房为例,买卖双方准备好各自的身份证、户口簿、婚姻证明,卖方带好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即可。另外如果是单独所有,则出卖人和买受人到场即可,如果有共有人,则共有人也需要到场。...查看全文

绍兴二手房交易新政策?

律师分析: 过户需要的材料会因为交易房屋性质和买卖双方的情况有所区别。以商品房为例,买卖双方准备好各自的身份证、户口簿、婚姻证明,卖方带好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即可。另外如果是单独所有,则出卖人和买受人到场即可,如果有共有人,则共有人...查看全文

长沙二手房交易新政策

长沙二手房交易新政策: 1、本市户籍在限购区有一套住房的,取得4年不动产权属证书后,可购买第二套商品房; 2、迁出本市的家庭(已退伍随家庭落户的除外),在本市定居满一年且有稳定就业的,或者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满2...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宋超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6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