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权益: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但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会中断时效。若因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无法申请仲裁,时效会中止。对于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必须提出申请。
先劳动仲裁后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延伸阅读
劳动纠纷解决:权衡离职与劳动仲裁的利弊
在解决劳动纠纷时,劳动者常常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是选择先离职还是先进行劳动仲裁。这个选择涉及到各种利弊的权衡。离职可能会立即解除与雇主的合同关系,但可能会丧失进一步维权的机会。而劳动仲裁则提供了一个法律程序,可以寻求公正的裁决,但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解决争议。因此,劳动者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情况,包括权益保护的紧迫性、可能的证据收集和维权成本等因素。最佳的选择取决于具体情况,但劳动者应该在做出决策前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最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结语:在解决劳动纠纷时,劳动者面临离职与劳动仲裁的选择。离职能迅速终止合同,但可能失去维权机会;劳动仲裁提供法律程序,但解决争议需时间。劳动者应综合考虑权益保护紧迫性、证据收集和维权成本等因素。具体情况决定最佳选择,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法律建议和指导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

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 先仲裁后离职。因为如果辞职之后再申请劳动仲裁的话,可能会因为没有劳动关系的存在,或者举证的困难为申请劳动仲裁带来一些麻烦。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查看全文

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1、先劳动仲裁后离职。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3、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查看全文

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中断或继续计算。对于劳动报酬争议,即使劳动关系终止,申请仲裁的期限也是一年。...查看全文

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先劳动仲裁,劳动者要申请劳动仲裁的要向当地仲裁委申请,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事项。...查看全文

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

先劳动仲裁后离职。_x000D_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_x000D_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是先离职还是先仲裁

先离职再提劳动仲裁还是先提仲裁申请再提离职?先仲裁后离职。因为如果辞职之后再申请劳动仲裁的话,可能会因为没有劳动关系的存在,或者举证的困难为申请劳动仲裁带来一些麻烦。 那么劳动仲裁流程怎么走: 1.提交立案材料:当事人申请仲裁,应...查看全文

先劳动仲裁还是先办离职手续

法律分析:1.先仲裁后离职。2.因为如果辞职之后再申请劳动仲裁的话,可能会因为没有劳动关系的仔在,或者举证的困难为申请劳动仲裁带来一些麻烦。那么劳动仲裁流程怎么走:1.提交立案材料:当事人申请仲...查看全文

先签离职证明还是先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自主进行决定。如果劳动者要申请劳动仲裁的,要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事项。但根据现实,分...查看全文

应该先离职还是先劳动仲裁呢?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可先离职再申请劳动仲裁,或先仲裁再离职,但具体应根据情况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想继续在公司工作的,建议在职期间申请劳动仲裁,如公司单方面调岗降薪、对孕期女员工不公平待遇等。第二类是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建议先办离职再...查看全文

先劳动仲裁还是先起诉

法律分析:一、先劳动仲裁还是先起诉1、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2、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到法院起诉的必经程序。3、《...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与劳动仲裁的先后顺序:先劳动仲裁还是先确认劳动关系?

劳动仲裁先确认劳动关系再追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合同。若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合同,需支付二倍工资。确定劳动关系的标准包括主体资格、适用规章制度、劳动者为业务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必须是企业或个体经济组织,...查看全文

面对劳动争议,是先离职还是先申请仲裁?

先仲裁后离职。因为如果辞职之后再申请劳动仲裁的话,可能会因为没有劳动关系的存在,或者举证的困难为申请劳动仲裁带来一些麻烦。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查看全文

先找劳动监察还是劳动仲裁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哪个快 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机关,比较快。 先去监察部门投诉,然后去劳动仲裁部门仲裁。 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限于一些相对案情简单或是数额较小的案件,也不需要交纳费用。劳动仲裁的程序相对复杂,需要交纳仲裁费,要...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先起诉还是先仲裁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途径,无论员工在职期间还是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都没有本质区别。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仲裁的时效性为一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在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否则仲裁委员...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先调解还是先仲裁

法律分析:预支工资未还是劳动争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先调解还是先仲裁

法律分析:预支工资未还是劳动争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查看全文

先劳动仲裁还是先工伤认定

法律分析:先申请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仲裁。因为只有申请了工伤认定,才有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工伤赔偿的证据。当然,如果认定工伤时对劳动关系存在异议,需要先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才行。 二者区别:如果先进行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仲裁时,...查看全文

先工伤认定还是先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一、先工伤认定还是先劳动仲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此引出的问题是: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流程先离职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和第六条,劳动者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选择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是先开庭还是先调解

法律分析:一、劳动仲裁是先开庭还是先调解劳动仲裁是先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权按实际情况对劳动纠纷进行调解。仲裁调解是指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相互理解、相互让步的基础上,在仲裁庭的主持下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制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