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三个月,能否进行仲裁?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三个月未签合同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关系确认和合同订立、履行等争议均适用仲裁。申请仲裁需提交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受理或不予受理,并进行开庭审理和调解。若调解不成,仲裁庭将作出裁决。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也可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一、工作三个月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仲裁吗
入职一个月以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公司在员工入职一个月之内一定要签劳动合同,签劳动合同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雇佣双方的责任和利益的良好合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是怎样的
(一)、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申请仲裁的日期。
(二)、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也可以向当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符合条件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就会受理,一般仲裁时会先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无效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会进行裁决。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员工入职一个月以上未签劳动合同,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程序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和仲裁调解等环节。未签订劳动合同侵犯了劳动者权益,可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庭将调解双方,如无法达成协议,将进行裁决。劳动仲裁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签订合同,能否进行劳动仲裁?

没签合同劳动仲裁可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六十日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处罚是用人单位每月支付二倍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查看全文

个人打工未签劳动合同,能否进行仲裁?

单位未按法律规定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差额。劳动者有权辞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加班工资等。劳动纠纷应尽快提出劳动仲裁,劳动者无需承担责任,可随时离职且单位不能扣押工资。收集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可提供...查看全文

未签订合同离职能否进行劳动仲裁?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动离职的,只要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并且产生劳动争议的,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入职第2个月开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工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查看全文

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能否进行仲裁?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申请仲裁,要求双倍工资补偿。申请需提交书面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应在5天内受理或拒绝受理。仲裁庭应提前5天通知开庭,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如未达成协议则及时裁决。仲裁庭应在45天内结束裁决,裁决书发生法律效...查看全文

员工未签劳动合同,工作一个多月后离职,能否进行劳动仲裁?

员工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后提起劳动仲裁可行。根据《劳动法》,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书面申请。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是申诉时效开始。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需支付两倍工资并补订合同。劳动者不签合同,用人单...查看全文

入职三个月未签合同,能否申请仲裁?

入职三个月没有签合同可申请仲裁。员工可通过考勤卡、工资发放记录、社保记录等举证确定劳动关系,并在日常交涉中进行录音录像以证明劳动事实,从而申请仲裁。...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相关材料要求;没签劳动合同不发工资可向仲裁委申请,提供身份证、申请书、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可获得之前二倍工资;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书面申请、被申请人副本。...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没有签劳动合同如何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哪些材料?没有签劳动合同的劳动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哪些内容?劳动仲裁流程简单,但需注意收集相关证据以证明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未签入职合同能否进行仲裁?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方式,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通过提供其他有效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并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履行、解除与终止、离职、工...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证明之一,但没有签劳动合同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动者可以提供工资支付凭证、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查看全文

未签劳务合同能否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证据收集要点:申请劳动仲裁时缺乏合同可能带来困难,需收集以下证据:社保清单、个税完税证明、银行工资账单、工作证明、考勤记录、证人证言,还可拍摄工作照、录音交涉等。...查看全文

离职五个月后能否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者辞职后,可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需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委员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立案,并给予双方举证和答辩期。庭审后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委员会将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期限为60天。若对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查看全文

未签订合同,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没签劳动合同,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不履行和解协议,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不履行调解协议,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个体工商户与劳动者未签订合同时,能否进行仲裁?

个体工商户和劳动者无需签订合同即可进行劳动争议仲裁,因为事实劳动关系也受法律保护。不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劳动法》适用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都应受理。...查看全文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时能否进行劳动仲裁?

可以在工作期间收集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申请劳动仲裁。没有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有以下这些:1、可以用在社保局打印并盖章的社保清单;2、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3、银行工资账单、工资条;4、用人单位为员工办理的暂住...查看全文

未满一个月的劳动合同可以进行仲裁吗?

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支付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查看全文

入职三个月后才签订劳动合同,我能否申请劳动仲裁?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与公司的争议,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适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申请人需以书面形...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能否申请劳动仲裁?

没有签劳动合同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纠纷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辞退、辞职、离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丢失合同能否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丢失不影响劳动仲裁,但需要提供相关证件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如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社保缴费证明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合同订立、履行、解除、工作条件、报酬等方面的争议。...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缺失,能否进行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适用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离职等方面的争议都适用该法。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劳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