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

律师回答
摘要:试用期未期满就被辞退,单位应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约定无效。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金。根据经济补偿金的算法,工作未满半年的,单位应支付半个月乘以2的赔偿金。
试用期未期满就被辞退有无补偿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单位应当再支付你第2个月和第三个月实际工作天数的工资作为赔偿。
2、单位没有和你签订劳动合同,不应和你约定试用期,约定的试用期无效。
3、该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虽然你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依法视同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违法和你解除劳动关系,应支付你两倍经济补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这个是经济补偿金的算法,你工作未满半年,单位应支付你半个月乘以2的赔偿金。
延伸阅读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的赔偿权益如何保障?
劳动者在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后,赔偿权益的保障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赔偿,包括未享受的工资、年假、加班费等。其次,雇主可能还需要支付违约金或补偿金,具体数额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劳动合同违法,可能还能获得相应的赔偿。最后,劳动者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以确保赔偿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综上所述,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的赔偿权益可以通过法律保障和维权途径得到有效保障。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试用期未期满就被辞退,劳动者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根据法律规定,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每月工资的两倍,以及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实际工作天数的工资作为赔偿。此外,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两倍的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工作未满半年,单位应支付劳动者半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劳动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赔偿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十三条【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第九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能获得经济补偿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合同条件且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合同,否则终止固定期限合同也需要支付补偿金。...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终止后能获得哪些赔偿?

劳动合同解除补偿规定: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患病或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合同的,还应发医疗补助费。新劳动法不规定三倍赔偿,按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

法律分析: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 经济补偿是指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终止后,员工能否获得补偿?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也能得到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进行赔偿,并可要求双倍工资赔偿。解除劳动合同方面,《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但需符合法定情形。...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三次解聘,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续签第三次合同则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拒绝续签属违法终止,需支付赔偿金,标准为每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查看全文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员工能获得多少工资?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解除原因不同,赔偿方式也不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时,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单位无正当理由单方辞退时,需要支付双倍的赔偿金。...查看全文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龄每满一年,向其赔偿二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二个月的工资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需要赔偿给向其赔偿一月的工资。赔偿金是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算的。...查看全文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怎样赔偿

公司提起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给予额外补偿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和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的签订发生重大客观变化的,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未能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支付一个...查看全文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怎样赔偿?

律师分析: 公司提起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给予额外补偿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和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的签订发生重大客观变化的,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未能达成协议的。用人...查看全文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1、在劳动合同期内(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支付2倍经济补偿金数额的赔偿金。2、如果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提前30天...查看全文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 1、在劳动合同期内(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支付2倍经济补偿金数额的赔偿金。 2、如果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应再支...查看全文

退休后劳动关系终止,能否获得赔偿?

劳动合同终止与退休年龄的关系及经济补偿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合同在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终止。然而,退休年龄终止合同并不一定有经济补偿金,只有在用人单位破产、吊销执照等特...查看全文

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能获得赔偿吗

法律分析:由劳动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1、若是用人单位有过错,劳动者可以立刻辞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偿。2、如果是用人单位没有过错,员工提出辞职,这是没有补偿或赔偿的。法律...查看全文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金?

根据《劳动法》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提前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来说,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提高劳动合同工资待遇但劳动者不愿意续...查看全文

个人提前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

律师分析: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查看全文

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劳动者提前解除合同不享受经济补偿。同时...查看全文

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提前通知吗

法律分析:如果劳动者要终止劳动合同的,只要合理地提前通知单位即可;如果是要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过了试用期的,要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如果未过试用期的,提前三日通知单位即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查看全文

劳动者辞职能否获得赔偿

法律分析:一、劳动者辞职能否获得赔偿劳动者主动辞职的,一般不会有补偿;但如果是依法单方面与用人单位解约;或者单位降低劳动条件来续签,劳动者拒绝的,会有补偿。劳动者在单位每工作满一年,可以得到一个月工资的补偿。...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是否需要支付赔偿?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除非劳动者不同意续约或存在特定情形,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劳动者如遭到不合法的拒绝续签,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在劳动合同期间被辞退,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

合同没到期,合法辞退时,用人单位有权提前解除合同,无需支付补偿金或提前通知。合法辞退情形包括试用期不合格、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无效、追究刑事责任。若用人单位提前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也可辞退员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