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患者在家休养生活方面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职工治疗期间工资福利不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情况可适当延长。一级至四级伤残者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由基金补足,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五级和六级伤残者只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在家休养需符合国家规定,经审核可获得赔偿。
工伤职工治疗工伤停止工作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按治疗工伤的医疗机构书面证明确认,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的有关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四)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何种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的有关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在家休养需要自己积极准备有关资料,只要自己的情况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就可以,因为在当地的有关部门的审核下会进行一定的批复,只要自己的可以获得回复,那么自己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就是当事人在家休养可以进行问题的合理处置。
延伸阅读
结语: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由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标准根据伤残等级而定。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五级、六级伤残的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在家休养需符合相关规定,经审核批复后可获得赔偿。当事人需合理处置问题,以获得合理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六十条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患者回家休养可否获得生活费?

本文介绍了工伤患者在回家休养期间可以获得生活费,并在停工留薪期内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可以适当延长,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时可以延长至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时,继续享受工...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在家休养期间的工资计算方法

工伤在家休养期间,享受停工留薪,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严重伤情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查看全文

工伤退休补偿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工伤退休后可享受工伤补偿,相关法律规定中明确了工伤费用的支付责任和待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基金应支付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费用,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福利和伤残津贴,而工伤职工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时,可停发伤残...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能否回家休养?

本文讲述了工伤患者出院后需要返回家中休养,但需携带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证明到单位办理请假手续,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者的原有工资和福利待遇不会发生变化,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对于不能自理的工伤患者,在停工留薪期内需...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出院休养期间是否有生活补助?

本文讲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相关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时,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相关规定享...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出院工资待遇相关规定

工伤出院工资待遇是按月支付,不包括保险或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情况可延长,伤残后享受伤残待遇,需要继续治疗的继续享受医疗待遇。工资总额是单位支付给所有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人工资根据前12个...查看全文

癌症患者在抚养权方面有哪些权利?

癌症患者女方一般无法争取孩子抚养权,因为她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照顾和大量金钱支持。法院判决抚养权原则是为孩子争取最大利益。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双方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意愿。...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在家养伤期间的工资计算方法

工伤期间工资计算规则:发生工伤前工作满12个月的按月平均工资计算,未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或市平均工资的60%计算。停工留薪期内工资不变,由单位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残评定后享受伤残待遇,需要...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在家休养期间的工资支付问题

员工工伤需由用人单位负责,进行工伤认定鉴定并确定伤残程度。工伤期间,员工工资应照常发放,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工资发放的有关规定

工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对于轻微工伤,医疗费用可报销并补偿70%伙食费,不计旷工。对于暂停工作的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停工留薪期内工资不变,按月发放,基于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严重伤情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停工留...查看全文

关于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工伤认定不包括故意犯罪、醉酒吸毒和自残自杀;非法用工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赔偿、劳动能力鉴定费用、治疗期间费用、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赔偿基数以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准。...查看全文

骨折患者在家休养是否有误工费?

交通事故赔偿中,住院且需要护理的可获得误工费和护理费赔偿;在家休养但有医生证明的可获得适度误工费赔偿,但不包括护理费;精神损害赔偿一般较少,除非伤势严重;营养费一般不赔偿,除非内脏器官受损或切除,医生出具诊断证明。骨折和软组织挫伤...查看全文

患者的知情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律师分析: 1、医疗行为知情权。这包括患者对在医疗行为中关于自己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享有知情权。2、医疗费用知情权。患者在检查、治疗前有权知道收费标准。3、医疗资料知情权。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对病历资料享有知情权...查看全文

患者的知情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法律分析:患者的知情权体现在哪些方面:_x000D_ 1、患者对在医疗行为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享有知情权,医疗机构有告知义务。_x000D_ 2、患者在检查、治疗前有权知道收费标准;治疗结束后,有权查阅医疗费用明细表。_...查看全文

患者的知情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法律解析: 1、医疗行为知情权。这包括患者对在医疗行为中关于自己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享有知情权。2、医疗费用知情权。患者在检查、治疗前有权知道收费标准。3、医疗资料知情权。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对病历资料享有知情权...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出院后能否回家休养?

工伤出院后,劳动者可回家休养,但需携带医院证明请假并定期复查。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单位按月支付。不能自理的工伤劳动者需由单位负责护理。...查看全文

婚外生子男方抚养费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婚外生子男方抚养费的规定,包括有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的情况,具体抚养费数额可以按照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或参照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也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规定比例。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查看全文

皮外伤工伤患者的休息时间规定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请假按照正常的工资照常发放。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查看全文

在工伤发生后,患者需要关注哪些待遇问题?

工伤住院及休养期间,用人单位应按正常工资待遇发放,不低于80%。工伤职工因工致残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标准根据伤残等级而定。工伤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必须发放工资待遇;若不遵守规定,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工伤医疗期结束...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住院赔偿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工伤住院期间的赔偿金额无法确定,需待治疗结束后计算。工伤待遇包括治疗费用、住院期间生活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赔偿金额。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工伤费用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