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与卸任的差异

律师回答
摘要:离任与卸任的区别:卸任是解除或辞去职务,离任是离开职务;卸任意味着任职的终结,离任后可以指更换职务。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费、违反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无效、其他情形。若用人单位以暴力或威胁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违章指挥危及劳动者安全,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离任与卸任的区别具体如下:
1、卸任和离任,虽然都泛指官吏离职。但卸任是指解除或辞去职务;离任则是指离开职务;
2、二者的概念和含义略有不同,一般离任后,也可以指更换职务或提拔到上一级重用,而卸任基本意味着任职的终结。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延伸阅读
离职与卸任:职位变动的不同处理方式
离职和卸任是在职位变动时采取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离职通常指的是员工主动离开工作岗位,可能是因为个人发展、职业转变或其他原因。离职通常需要提前通知雇主,并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离职手续。相比之下,卸任更多地涉及到管理层或领导职位的变动。卸任通常是由公司或组织决定,涉及到管理层的职务交接和权力转移。卸任可能是因为管理层的任期结束、晋升、调动或其他原因。无论是离职还是卸任,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以确保顺利过渡和维护组织的利益。
结语:离职和卸任是职位变动时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离职是指员工主动离开工作岗位,卸任则更多涉及管理层的变动。无论是离职还是卸任,都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确保顺利过渡和维护组织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职工离职与主动离职的差异

辞职、自动离职是劳动者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行为,与解除劳动合同有区别。解除劳动合同可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操作,具有双重性质的原因,而辞职没有惩罚性,自动离职则常属违法行为。...查看全文

免职与撤职的差异

法律解析: 免职与撤销的区别: 1、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 2、撤职是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而免职,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 【法...查看全文

失职与渎职的差异

渎职与失职的区别:渎职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和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失职是指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未履行职务,致使单位造成损失。渎职是一种罪名,而失职可以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撤职与免职的差异

撤职与免职在纪律制裁中的区别及含义。撤职是惩罚性的,降低级别;免职是正常职务调动,不具惩罚性。公职人员触犯法规时常用免职,不同于一般人所认为的撤职。...查看全文

离职与内部退养的差异

离岗休养和内退是两种不同的政策,离岗休养是国家对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的特殊政策,待遇由国家单位负责;而内退是企业内部对职工执行的退出工作岗位的政策,待遇由企业自行制定。两者的待遇来源和待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不可相提并论。...查看全文

自动离职与主动辞职的差异

辞职与自离的区别:辞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双方达成一致;自离是劳动者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可能导致待遇损失。主体不同,辞职可以由双方提出,而自离只由劳动者提出。...查看全文

离职申请与辞职报告的差异

辞职报告与离职申请的主要区别在于含义和流程。辞职报告是一种宣告和告知的方式,而离职申请则是向上级说明理由并提出请求。辞职报告只是职工的一方要求,不能作为辞职的证据,而离职申请需要经过上级同意审批后方可视为完成辞职过程。...查看全文

离职证明与退工单的差异

退工单和离职证明的区别:退工单办理退工手续,离职证明是公司给员工的。离职证明写明合同期限、解除日期、工作岗位等。离职证明给员工,退工单给社保部门。退工单是重要的失业证明,一般是一式四联的。...查看全文

职能与权限的差异

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在定义、产生方式和存在与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法定代表人直接代表公司,职务行为代表公司,而董事长是董事会的主席,负责处理公司事务。法定代表人由法律或章程规定,而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每个法人都有法定代表人,而有...查看全文

角色与职责的差异

监事是公司中常设的监察机关的成员,负责监察公司财务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执行情况。董事是由股东会或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管理公司事务的人员,对内管理公司,对外代表公司进行经济活动。...查看全文

辞职与辞退的差异

辞职和辞退的主旨:辞职和辞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涉及行为主体、政策支持、事由性质和程序等方面的差异。辞职是由职工个人主动提出的,政策支持多且事由广泛,而辞退则由单位主体决定,事由有限且一般涉及职工违纪行为,辞职需要书面申请而辞退则不...查看全文

责任与义务的差异

法律解析: 合同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主要在于: 1、产生基础。违约责任是基于合同产生的违反合同的责任,而侵权责任是基于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律上的规定的或者认可的应尽的注意义务而产生的责任,违约责任的成立以有效的合同关系为基础,又以债务...查看全文

委派与任命的差异

委派与任命的区别:委派是上级或组织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派遣某人或组织从事特定工作;任命是上级通过书面或口头指定命令任用。委派不改变组织关系,只指定工作地点;任命后,组织关系发生改变。...查看全文

暂停职务与停职的差异

停职是暂时停止职务履行,属于检查阶段,处分在检查后决定。停职案应有充分理由,包括违纪违法和失职渎职行为。免职与撤职的区别在于性质、条件和后果,撤职是行政处分,免职是人事处理,撤职会降低职务并调整级别工资,免职不影响级别工作,而开除...查看全文

渎职与玩忽职守的差异

渎职与玩忽职守的区别在于主观方面、侵犯的直接客体、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具体表现、犯罪行为方式以及对犯罪成立所要求的危害结果不同。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而玩忽职守罪可以由故意或过失构成。两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有所差别。渎职罪是对职权的滥用,...查看全文

失职罪与渎职罪的差异

失职罪与渎职罪的区别在于主观目的、作为表现、客观条件和后果危害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八条和第四百零八条之一的规定,失职罪和渎职罪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对于犯渎职罪情节轻微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然而,...查看全文

降低职级与撤职的差异

降级和撤职的区别在于处分程度和内容。降级是轻处分,只降低公务员的级别,影响是降低级别工资,与职务职级无关。撤职则是撤销领导职务,降低一个以上职级,同时降低级别和工资。...查看全文

职工辞职与自动离职的差异及解析

辞职、自动离职与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运用主体和性质。辞职、自动离职只由劳动者发起,而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发起。解除劳动合同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惩罚性又有非惩罚性,而辞职不具惩罚性,自动离职则往往是违法行为。...查看全文

离职和辞职的差异

法律解析: 辞职是离职的一种。辞职是指职工根据劳动法规或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出辞去工作从而解除劳动关系。辞职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查看全文

离职证明与解约证明的差异

离职证明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的区别是: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仅是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明文件。...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黄晓宇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8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