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对离职员工的补偿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公司员工离职赔偿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按员工工龄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月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标准支付,最多不超过十二年。公司辞退员工有预告性和过失性两种方式,包括健康原因、工作能力不符、合同无法履行等。员工离职证明应在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十五日内开具,证明离职是正常且无纠纷的。
一、公司让员工离职怎么赔偿
公司让员工离职如下赔偿:如果属于违法与员工解约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支付给员工赔偿金。该补偿标准则是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的,补偿一月的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的,补偿半个月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公司辞退员工的方式有几种
1.预告性辞退。
(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过失性辞退。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员工离职证明什么时候开
员工离职证明应在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十五日内开。离职证明的是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书面说明,同时也证明离职员工的离职是按照正常手绩办理的,其与原单位没有存在任何劳动纠纷。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按照规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公司违法解约或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员工赔偿金的两倍。另外,公司辞退员工的方式有两种:预告性辞退和过失性辞退。离职证明应在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十五日内开具,用于证明离职员工与原单位没有存在任何劳动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司对在职员工因病去世的补偿措施

公司对职员因病死亡的补偿包括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生活补助费。如果职员因工作原因死亡,公司拒绝补偿,可以通过以下诉讼程序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宣布开庭,并提供相关证据。...查看全文

公司对员工退休后的补偿措施

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包括劳动者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赔偿问题:公司应对措施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劳动者辞职时,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根据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若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查看全文

公司应对离职员工采取的措施

如果公司不允许员工离职,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员工提前30天向公司递交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即使公司不签字批准,员工也可以在30天后离职;2、如果公司不按法律程序办理离职手续,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来解决问题。...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的企业补偿措施

员工辞职一般不需要支付补偿金,但若公司采取暴力、威胁或非法手段超出合同约定劳动,或无法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员工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补偿,如公司不愿支付,可通过法律上诉强制赔偿。...查看全文

老员工离职后的补偿措施

老员工被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根据年限和基数计算。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未足额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费用等情况。根据年限,每满...查看全文

公司裁员后的补偿措施

合法裁员和非法裁员的赔偿有所不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合法裁员需支付经济性补偿,而非法裁员需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月工资高于本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数额...查看全文

公司对被劝退员工的赔偿措施

公司劝退员工成功后,员工无法得到赔偿。但若员工遭到劝退并被调整到与合同不符的岗位,员工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公司辞退员工需具备法定事由,并支付相应的通知费或工资。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支付赔偿金,标准为劳动者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查看全文

员工被公司辞退后的补偿措施

辞退员工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和月工资计算;若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需支付医疗补助费;不能胜任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客观变化需支付经济补偿金;逾期支付需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查看全文

工伤离职后的补偿措施

工伤离职后的补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按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支付。退休后,工伤职工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若低于残疾津贴,则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给公司带来损失的赔偿措施

离职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赔偿方法是按照实际损失数额或劳动合同约定进行赔偿,每月赔偿不得超过工资的20%。员工离职流程是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或者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离职员工的工资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不得拖欠...查看全文

合同未满员工离职后的补偿措施

合同期未满员工辞退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合法,若存在法定过错则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若不符合法定情形,则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被非法辞退后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来维权。仲裁是必经程序,包括开除、辞职、工资、保险等争议。对仲裁裁...查看全文

公司员工因故被辞退的补偿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公司正式员工被违法辞退时,应支付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若是用人单位主动提出且协商一致的辞退,应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查看全文

员工工伤的补偿措施

员工工伤赔偿分两种情况:参保公司只需支付工伤期间工资、福利和伤残津贴,未参保公司需支付全部工伤赔偿项目,包括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护理费和伤残津贴。...查看全文

企业转制对职工的补偿措施

劳动者离职时的经济补偿金应根据员工工作年限和企业月平均工资确定,工作时间不满一年也应按一年计算。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不高于3倍的标准计发。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可以采取身份置换、买断工龄和经济补偿等方式。...查看全文

企业破产对职工的补偿措施

企业破产时,劳动者可获得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金等补偿;公司欠劳动者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也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法律规定的补偿金也应支付给劳动者。补偿金按工龄计算,破产财产不足时按比例分配。根据劳动法,公司倒闭时,员工应获得解...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员工离职是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和员工都有权利决定离职。员工可以提前一个月(试用期提前三天)书面向单位申请离职,协商经过单位同意,或单位存在违法情形时,都可以离职。如果单位故意阻挠离职,这是违法的,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诉。...查看全文

公司对离职员工是否有补偿?

员工自动辞职一般没有经济补偿金,但被迫辞职的情况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劳动者解除合同、双方协商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劳动者拒绝续订固定期限合同等情况下。此外,还有其他法律、行政...查看全文

主动离职的补偿措施

主动离职一般没有补偿,除非用人单位存在违约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支付报酬、未缴纳社保费等。如果用人单位采取暴力或威胁等手段强迫劳动者工作,或违章指挥危及安全,劳动者可...查看全文

员工被拘留,公司应对措施

对员工被行政拘留,应加强教育,不纪律处分;刑事拘留待法院判决后处理;无罪判决不做处理;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可降级;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开除;单位不可因行政拘留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