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退工资标准相关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企业可与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或工龄满30年的职工协商实行内部退养政策。期间企业逐月发放生活费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由企业与职工协商确定,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生活费标准的120%。职工如遭企业违反政策损害利益,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维护合法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未支付,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政策。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当然各个企业有自己的固定,具体内退工资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如企业不执行国家“内退”有关政策,损害职工利益的,职工可向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国资委、信访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延伸阅读
内退员工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内退员工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内退员工,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既能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又能激励其发挥余热,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内退员工的工龄、岗位等因素,确保薪酬福利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执行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体系,确保薪酬发放准确及时,福利待遇完善。同时,要加强与内退员工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及时调整政策,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结语:合理制定和执行内退员工薪酬福利政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要考虑员工的工龄、岗位等因素,确保公平合理。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体系,准确及时发放薪酬,完善福利待遇。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员工积极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一条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内退工资标准规定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允许内退人员在达到退休年龄前自愿退出工作岗位,保留劳动人事关系,并享受相应待遇。距退休5年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可与企业协商实行内部退养政策,期间由企业逐月发放生活费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由企业与...查看全文

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规定

最低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应综合考虑生活费用、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和地区发展水平等因素。最低工资标准是应发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实发工资是扣除后实际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查看全文

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规定

1、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考虑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 2、法律依...查看全文

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考虑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查看全文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相关规定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标准应保持不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应按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支付,不包括加班工资。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工伤职工需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并经劳动...查看全文

退休人员工伤赔偿标准相关规定

退休人员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已返聘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按规定赔偿,未缴纳的需协商确定。事故伤害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按平均工资标准,医疗费等按规定支付。...查看全文

因病辞退员工赔偿标准相关规定

公司辞退因病员工需支付相应经济赔偿,按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赔偿,不满一年按半个月工资赔偿。若员工在医疗期后无法从事原工作被辞退,用人单位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同时,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按每工作一年给付一个月平均工...查看全文

内退工资标准

25年工龄内退工资有多少 一、退休年龄 1、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查看全文

员工工伤赔偿标准相关规定

我国明确规定了员工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交通费等,还包括护工费和器具费。解除劳动合同时,公司需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同省份有不同规定,需综合考量。...查看全文

工地工伤赔偿标准相关规定

工地工伤赔偿标准:工伤期间享受医疗保险和伤残保险待遇,包括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伙食补助费等,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按正常工资发放;伤残补助金按等级支付,伤残津贴按工资比例支付;劳动合同终止时支付一次...查看全文

公司辞退赔偿标准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最低工资标准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呢

法律分析: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而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规定,但要报国务院备案。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职工内退工资标准

法律分析:一、职工内退工资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缺一不可:1、企业富余职工;(所谓富余职工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正常生产,而无法安置工作...查看全文

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和相关规定是什么?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应该获得的最低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不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最低工资是应发工资,不是实发工资,实发工资可能会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但不违反最低工资规定。...查看全文

关于停职留薪期工资发放标准的相关规定

停工留薪期间工资不变,包括岗位工资、岗位补贴和安全绩效奖金,单位应全额支付。对于浮动工资,单位可按正常劳动所得支付。停工留薪是维护劳动者权益,不得克扣工资。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标准按原工资计算,根据工伤前工作时间确定。停工留薪期不超过...查看全文

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相关规定

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单位按受伤前的月工资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情况特殊最长不超过24个月。工伤还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食宿费等。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评定伤残后享受伤残待遇,需要治疗继续...查看全文

关于工伤工资的相关规定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需凭休假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伤残评...查看全文

有关工资标准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并由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由单位负责护理;评定伤残等级并需要生活...查看全文

工亡企业赔偿标准相关规定

工亡企业赔偿标准:工亡职工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一定比例发放,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查看全文

工伤残疾赔偿标准相关规定

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四级、五至六级、七至十级三个等级。一至四级伤残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保留劳动关系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五至六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根据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七至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