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劳动合同仲裁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律师回答
摘要:未签劳动合同仲裁时效规定:一年内申请,中止时效可继续计算。劳动仲裁裁决:开庭通知提前五日送达,听取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意见,进行调解。裁决书十五日内可起诉,不起诉即生效。一方不执行可申请强制执行。仲裁案件四十五日内结束,集体劳动争议可延长十五日。
一、未签劳动合同仲裁时效的规定具体有哪些
1、未签劳动合同这一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仲裁裁决
仲裁庭开庭裁决,应当在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开庭审理时,听取申请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的答辩,由仲裁庭进行当庭调查、主持辩论,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并再行调解。双方未达成协议或不愿接受调解的,经仲裁庭合议作出裁决,并制作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十五日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延长十五日。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规定,未签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中止,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也为一年。仲裁庭应在开庭前五日通知当事人,听取双方意见并进行调解,如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将作出裁决并送达当事人。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应在45日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复杂情况可延长15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法生效时间】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三条 【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仲裁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

法律分析:仲裁时效期间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申请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如果发生仲裁中止的情形,应当重新计算时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诉讼时效为多久 1、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1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拖欠劳动报酬的,适用特殊时效,即该1年起算点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是从未签订合同开始算吗

未签劳动合同需要先去仲裁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员工与雇主之间仍然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在劳动关系中存在争议,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需要在一定时限内提出申请,否则...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时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时效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开始计算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劳动仲裁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开始算起,时效期间为一年。如果仲裁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诉讼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

法律解析: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从什么时候开始签

法律分析: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从么时候开始算满一年

法律分析:一、劳动仲裁从么时候开始算满一年1、劳动争议仲裁中的时效问题:劳动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如果有中止的情形,可以依法从中止之日起重新计算时效,也就是如果中途讨要了工资,那么从讨要的...查看全文

没签劳动合同,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法律分析:一、没签劳动合同,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所以,劳动期限从用工之日起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是从什么时候算?

法律分析:一、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什么时候开始签订

法律分析:一、劳动合同什么时候开始签订《劳动合同法》就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1、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仲裁时效怎么算

法律分析:一、未签订劳动合同仲裁时效怎么算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开始计算仲裁时效;二是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时开始计算仲裁...查看全文

合同签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法律分析:双方签订的合同从以下情形开始成立:1.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2.书面形式的合同一般是当事人双方签字盖章时成立;3.通过电子形式成立的合同,一般是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4.事实合同一方当事人已经开始履行另一方接受的,该合同成...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时效应该从何时开始计算?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从何时开始计算?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起算时间

法律分析:一、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起算时间未签订劳动合同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具体分析如下: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