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劳动仲裁,用人单位的应对策略

律师回答
摘要: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应向基层法院起诉,除非认为仲裁裁决存在错误、无管辖权、违反程序、伪造证据、隐瞒证据或仲裁员行为不当。劳动仲裁庭开庭裁决前需通知当事人,听取申诉和答辩,进行调解。若无协议或不接受调解,仲裁庭裁决后15天内可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应在60天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集体劳动争议可延长15天处理。
一、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怎么办?
如果是向法院起诉的,应该是向当地的基层法院而不是中级法院起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对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而向法院起诉的,应该向基层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如果是单位认为有证据证明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而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则应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1、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二、劳动仲裁多久出结果?
仲裁庭开庭裁决,应当在开庭的4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开庭审理时,听取申诉人的申诉和被诉人的答辩,由仲裁庭进行当庭调查、主持辨论,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并再行调解。双方未达成协议或不愿接受调解的,经仲裁庭作出裁决,并制作《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60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0日。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15日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延长15日。
延伸阅读
结语: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可向基层法院起诉。如认为仲裁裁决存在错误、无管辖权、违反程序、伪造证据、隐瞒证据或仲裁员行为不当,可向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劳动仲裁一般在60日内结束,复杂案件可延长30日;集体劳动争议一般在15日内结束,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如不服裁决,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裁决书生效后,一方不执行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九条 【仲裁申请的受理和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遭遇劳动仲裁时的应对策略

劳动仲裁是省钱高效的维权方式,生效裁决书可申请强制执行。不服劳动仲裁可提起一审,上诉至二审。单位不支付可申请强制执行,拒不履行判决可追究刑责。适用劳动仲裁的情形包括劳动关系、合同、离职、工资等争议。劳动仲裁收费标准为受理费和处理费...查看全文

公司遭遇劳动仲裁后的应对策略

劳动仲裁是解决公司与员工劳动争议的合法途径,其裁决结果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因此劳动仲裁案件本身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劳动争议,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与聘...查看全文

遭遇用人单位拖欠临时工工资的应对策略

临时工工资未支付的解决方法及临时工工伤处理方式。临时工可向劳动局投诉,逾期不支付则可要求支付工资及加付赔偿金。法律依据包括《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于临时工工伤,应向社保机构申请认定,如被认定为工伤,雇佣方...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逾期应对策略

劳动仲裁法规定,超过60天仲裁不处理可向法院起诉;必须在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应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逾期一般不受理;逾期可提供不可抗力等证据。...查看全文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的应对策略

劳动仲裁不服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劳动者可向法院起诉维权;2、用人单位可申请法院撤销终局裁决;3、当事人对劳动裁决不服,可通过向法院起诉处理。...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应对策略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可在一定时间内向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若裁决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违反法定程序、证据伪造、对方隐瞒证据或仲裁员行为不当。...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对法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劳动仲裁对法人的后果及不服劳动仲裁起诉时间,以及劳动仲裁的概念。拒不执行劳动仲裁将导致财产冻结、商业信誉损害甚至犯罪,不服仲裁裁决可在一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企业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通知书的应对策略

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后,应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通知。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在十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在五日内将副本送达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不影响仲裁程序。...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中伪证的应对策略

伪证行为应负法律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伪造、毁灭证据、阻止证人作证、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等行为将受到法律处罚。若伪证行为是公司指使、贿买、胁迫等导...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合同非法解除的应对策略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向劳动监察部门求助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于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辞退、福利、工资等争议。解决劳动争议应遵循合法、公正、及时、调解原则,保护当事人权益。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查看全文

企业应对员工劳动仲裁的应对策略

员工去劳动仲裁,公司应当与员工协商、请求劳动部门调解,配合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是否请律师要根据情况而定;申请劳动仲裁书应包括双方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来源和证人信息,可口头申请并记录。...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歧视性裁决的应对策略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撤销裁决: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仲裁庭在仲裁过程中没有充分...查看全文

探究用人单位的应对策略

《劳动合同法》规定,非法解除劳务合同是指违法行为,违约责任由解除方承担。以下情况属于违法解除劳务合同:1、因工致残或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的;2、在医疗期内患病或非因工致残的;3、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缺失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对策略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若未签署合同导致员工损失。劳动合同必须书面订立,口头约定违法。注意遵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受理通知的应对策略

劳动仲裁受理通知处理要点:1)举证期内提交证据,可递交答辩状,如需调解及时联系仲裁员,否则等待开庭传票;2)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计算赔偿金额。...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公司应如何应对?

劳动仲裁对公司影响不大,只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并不会损害公司的信誉。公司需参与仲裁并履行裁决书,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或双倍工资等费用。公司应积极参与仲裁庭审,寻求专业律师帮助,了解法律风险。同时,完善管理漏洞,加强人力资源管...查看全文

遭遇员工劳动仲裁,如何应对?

劳动仲裁答辩状的主旨是指导用人单位如何正确撰写劳动争议仲裁答辩书。答辩书应包括首部、前言、主体和结尾及附项几个部分。在主体部分,要针对申诉人提出的问题逐个回答,恰当运用逻辑推理和提供相关证据。结尾部分应包含致谢和落款,附项可列明相...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证据不足应对策略

劳动争议证据不足,可继续搜集,相关证人证言也属证据之一。劳动仲裁举证责任倒置,公司需提供相关证明,否则承担不利后果。确认劳动关系需用人单位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招聘记录、考勤记录等证据,其他劳动者证言也可参考。手机通讯记录等需书面形式...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期间,单位更换法人应对策

劳动仲裁过期了怎么办?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但有几种解决方案。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可中断仲裁时效,重新计算。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申请仲裁时效期间无法满足时,仲裁时效中止,恢复后继续...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企业应对措施与应对策略

企业不理会劳动仲裁通知书会有法律后果,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缺席裁决。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交申诉书、身份证明、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