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后工资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自动离职时,用人单位应结清工资,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则需赔偿损失。劳动者自行离职,违法解除合同,应承担赔偿责任。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支付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如用人单位未提供保护、支付报酬、缴纳社保费、违反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突然离职时,工资结算需遵循企业规定,但具体处理需与企业协商。
自动离职用人单位应当结清工资,但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的应赔偿损失。
自动离职,指劳动者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或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或不辞而别;或因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自动离职是法律赋予的权利,用人单位不仅应当按出勤结清工资,而且应当按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
其他情形,劳动者自动离职,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18条规定,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工资是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按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出勤结清工资。结清工资和赔偿损失应当分别计算、合并结算。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突然离职一般情况下是有工资的,但是有关的当事人要需要进行申请,因为自己的工资结算是公司的规章制度上的规定,如果自己不能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就会导致自己的有效工资无法得到满足,但是具体的处理有关的企业会给出合理的说法。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下,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自动离职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结清工资。然而,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应当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具体的离职情况需要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用人单位会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处理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员工离职后,工资如何处理?

员工上班一个月辞职发工资,用人单位应按约定支付工资。拒不支付可向劳动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离职需提前一个月向领导提出辞职申请和解除劳动合同申请。部门领导签署后报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批准后安排工作交接。交接完成后结清借款,办理...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工资如何处理

员工突然离职未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应全额支付工资,但可要求劳动者承担直接经济损失和招聘费用。劳动者为公司工作必须支付工资,即使自动离职也不得随意扣减工资。扣减一般不超过20%或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违约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离职后工资如何处理?

劳动者辞职后应当支付工资,拒绝支付工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特殊情况下也有特殊支付规定。...查看全文

临时工离职后工资如何处理?

临时工自离,工资按工作天数发放,但需承担赔偿责任。临时工提供劳动应得报酬,但若辞职给单位造成损失,应赔偿。工资由单位按约定支付,经济损失从工资中扣除。...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工资处理问题

员工自离不结算工资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一次性结清剩余工资。员工未按法律规定离职,用人单位可从未结清工资中扣除损失后再结清剩余工资。未依法结清属违法行为,员工可采取合法手段维权,要求一次性结清工资。解决方式有投诉劳动行政部门,申请...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档案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一、员工离职后档案如何处理?劳动者辞职后,个人档案应当由用人单位转送新单位,没有新单位的转送劳动部门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设区劳动保障所。劳动部、国家档案局《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劳力字〔19...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社保如何处理?

1.如果是在本市转移,需要原单位出具解除合同证明,并由原单位做减员;(1)个人缴费:带着档案,解除合同手续,保险手册等交到当地劳动部门即可;(2)新单位缴费:带着档案,解除合同手续,保险手册等交至新单位,由新单位做增员处理。2.如...查看全文

离职后工资扣款如何处理?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等经济权益。具体方案包括提供证据、申请劳动仲裁,不耽误新单位工作。法律依据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员工自离如何处理工资?

员工自动离职,如果给公司造成损失,在合理范围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工资也应发放。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员工自离能不能不给工...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员工无故离职后的工资发放问题

员工擅自离职工资的计算根据情况而定,无损失按原工资标准支付,有损失则扣减。离职与辞职没有本质区别,离职待遇视情况而定。未事先约定时,员工出勤时间工资正常计算,企业可要求损失补偿。...查看全文

辞职后工资如何处理?

在员工试用期内,如果员工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公司可以提前三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并办理相关手续,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工资的结算方式与正式员工相同,即在试用期内提前支付部分工资作为工资补偿,剩余工资在员工正式入职后按...查看全文

破产后如何处理员工工资?

破产企业必须按照一定顺序清偿债务,其中包括优先支付职工工资、社保费用和补偿金,其次是欠缴的社保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即使企业破产,也要确保发放工资给职工。...查看全文

离职后工资被乱扣如何处理

离职后工资被扣,劳动者可询问理由,理由不成立可要求单位付清工资。单位拒付可通过调解、投诉、劳动仲裁解决。法律依据为《劳动法》第50、77条,工资不得扣克或拖欠;《工资支付规定》第7、8、9条,工资必须按约定日期支付,解除合同时应一...查看全文

离职后试用期工资如何处理?

劳动者在试用期自己离职仍有工资,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或约定工资的80%。劳动者只需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离职,因此试用期离职也有工资。...查看全文

员工恶意离职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通过劳动仲裁与该员工解除合同。至于所谓恶意败坏单位声誉,单位应该收集证据,法律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如果是因为欠工资,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抱怨,不属于败坏声誉。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离职员工泄密

法律解析: 碰到员工泄露商业秘密,若属于民事纠纷的,企业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若泄露商业秘密,达到以下规定的条件的,那么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企业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欠款如何处理

《离职申请的法律规定及律师的专业建议》 离职申请需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面临问题。律师可提供专业帮助,起草离职申请书,确保通过率;协助发出书面离职通知;如忘记通知,律师可协商解决,不影响计划。离职需咨询当地规定,以确保合规。...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离职员工泄密?

律师分析: 碰到员工泄露商业秘密,若属于民事纠纷的,企业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若泄露商业秘密,达到以下规定的条件的,那么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企业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员工离职后如何维权

员工离职公司不发工资,应要求全额支付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可协商解决,如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公司不提供工资条是侵权行为,员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工资条可作为收入证明和劳动争议的重要证据。单位应提供工资清单,记录工资支付情况。离职员工工资...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入职资料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员工入职时会提供身份证明、学历证明、户口本、取得的技能证书等重要信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