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合同的赔偿纠纷

律师回答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在规定时间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支付劳动者每月两倍的工资。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劳动者每月两倍的工资,并立即补订合同。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未支付的工资或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或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未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未支付的工资或赔偿金。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三十四条 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数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到期价款的,出卖人可以请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请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章 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第五十一条 合同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标的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方式、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一十七条 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入职未签合同的赔偿纠纷

用人单位自用工起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即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在一个月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超过一个月的,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私人老板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纠纷

私人老板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获得双倍工资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如果用人单位在一个月至一年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需每月支付劳动者两倍工资。...查看全文

未签署劳动合同引发的赔偿纠纷

《劳动合同法》规定,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在合同中约定期限,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并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还需支付经济补偿。未履行义务的用人单位可被劳动者起诉,要求赔偿。...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未签合同的赔偿解决方法

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赔偿权利。用人单位必须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双倍工资,并在一个月后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也可能面临商业秘密保护不到位和无固定期限劳动...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工伤赔偿纠纷

劳动合同对工伤赔偿的重要性及劳务关系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没签劳动合同的工伤赔偿,可以通过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来申请工伤认定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务关系的建立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适用范围包括个体工商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合...查看全文

劳动监察大队处理未签劳动合同纠纷的赔偿问题

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未签劳动合同可得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索赔需提供工卡记录、照片、证明、工资记录、录音、签名文件等材料。没签劳动合同离职仍有工资,劳动者提供劳动应得...查看全文

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赔偿纠纷

工地上的劳动者,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要求赔偿工伤。如果用人单位不赔偿,可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可以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提起诉...查看全文

未签订合同的劳动纠纷

未签合同干了七天没拿到工资,处理办法如下:1、协商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和双倍工资;2、申请劳动仲裁处理;3、向法院提起诉讼。签合同第二天不干了算违约,需提前通知单位。单位暴力威胁或其他法定情形,不算违约。未签合同辞职需支付双倍工资,可...查看全文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样赔偿

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查看全文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如何赔偿

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薪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规章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薪资。 法律...查看全文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赔偿

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查看全文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则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违反规定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自订立之日起每月支付二倍工资。...查看全文

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赔偿

劳务纠纷不同于劳动纠纷,劳务纠纷应当受到民法的调整,劳动纠纷应当受到劳动相关法律的调整,未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两倍的工资,未签订劳务合同时,不需要进行赔偿,因为劳务关系不一定要签订书面形式的合同,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达...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的赔偿规定

合同纠纷的赔偿规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时,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但不得超过违约方预见或应当预见的损失。双方都违约时,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对方在损失发生时有过错,可以...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赔偿的途径

合同纠纷的赔偿款支付方式应根据合同具体约定,若无约定则依据实际情况赔偿。解决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 合同纠纷的赔偿款支付方式应根据约定或实际情况确定,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 合同纠纷的赔偿款支付方式应依据约定或实际...查看全文

2023兼职未签劳动合同产生纠纷怎么赔偿

兼职未签劳动合同超过30天产生纠纷,劳动者可要求双倍工资,支付期限一年内。试用期必须签劳动合同,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口头约定试用期但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将按事实劳动关系处理。...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纠纷怎么办

起诉对方需要准备起诉状和证据,若没有书面合同,可用口头合同起诉,对方不承认需提供其他证据,如证人证言,佐证合同存在,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的纠纷如何解决?

未签买卖合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若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被接受,则合同成立。...查看全文

厂方未签合同的劳动纠纷

工伤在厂里上班没签合同怎么办: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供相关材料,如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若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不同伤残等级有不同补偿,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等。若无劳动合同证明,可先申请劳动仲裁...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的纠纷解决途径

劳动者应签订劳动合同,如未签订,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不满裁决可起诉至法院,且劳动者需支付社会费用。企业必须履行合同义务,否则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人投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