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资发放的法律法规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工资支付应按约定日期进行,如遇节假日可提前支付。拖延发放工资可能违法,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支付令。《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劳动者工资不得被克扣、拖欠,用人单位如有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需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工资支付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罚。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社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15号发工资20号都没发不一定违法。工资必辩灶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有特殊情况的,可与劳动者协商晚发,但是最晚应在下一个工资发放日之前发放。携稿扮
法律客观:《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敬如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公司规定每月15号发工资,但是拖延到20号发工资属于拖延工资。劳动局所属的劳动监察部门可以对此事进行处罚。
根据《工资支付暂型渗蠢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扩展资料: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喊哗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卜陪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社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给劳动者,即使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也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拖延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此进行处罚。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且应按照周、日、小时工资制支付。劳动者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具体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关于15号工资发放方式的法律法规问题

公司的财务工资发放日期决定了员工的工资计算方式。如果员工在发放日之前入职,将按照入职日期至发放日的天数计算工资。如果超过半个月,则按照月工资的日均值计算。...查看全文

关于工资发放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相关法律规定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查看全文

关于工资扣减的法律法规问题

劳动者欠两天满勤扣工龄工资是不合法的,工龄工资与满勤无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工资支付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劳...查看全文

工资延迟发放的法律问题

公司延迟发工资的应对措施及合法性。员工可与公司沟通要求及时发放工资,如仍不发可申请劳动仲裁解决。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困难下,经工会同意可暂时延期支付工资,时间限制由各地确定。根据劳动合同法,未及时足额支付工...查看全文

关于工资发放的法律标准?

律师解答: 相关法律规定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查看全文

关于员工未按时发放工资的问题

员工权益保护与维权途径。员工遇到工资拖欠等问题,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也可申请仲裁,要求单位补缴社保、补发工资。单位解雇需提前一个月通知或支付代通金,未签劳动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单位违法...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合同工资发放问题的处理方法

劳动者未按劳动合同发工资,可要求补发工资和赔偿。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要求补发工资和赔偿;如无法协商,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查看全文

关于工伤期间工资发放的相关法律规定

员工工伤赔偿需要经过工伤认定、工伤鉴定、赔偿三个阶段,其中工伤鉴定又称劳动能力鉴定。工伤期间员工可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并可要求用人单位发放相关工资待遇。...查看全文

关于工资发放的疑问

工作不到一个月也应发放工资,无论是否有有效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催讨被拖欠的工资。...查看全文

关于童工的问题法律法规是什么?

律师分析: 劳动法仅禁止单位招用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被称之为童工。年满16周岁就可以参加工作,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以自己的工作作为生活来源的,可以视为成年人。童工是指未成年的儿童或少年工人。各国法律对成年的年龄规定...查看全文

应发工资与实发工资的法律问题

工资发放:应发工资是未扣除杂项的总额,实发工资是扣除各项费用后的实际收入。实发工资根据岗位工资、考勤、业绩等计算,扣除五险一金和个税后发放给个人。...查看全文

关于薪资发放的法律标准?

法律解析: 相关法律规定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查看全文

关于薪资发放的法律标准?

法律解析: 相关法律规定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合同辞职工资发放问题

针对签劳动合同辞职不发工资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式:1.前往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这种方式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2.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相关部门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3.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机构的帮助...查看全文

关于工资发放问题,您可在此举报!

工资多久不发可以举报,拖欠工资一天即可投诉,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有拖欠工资等情形,需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并加付赔偿金。元旦假期要给员工工资。...查看全文

企业员工关于法律的问题

企业员工要享有各种劳动权利,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建立规章制度,保护员工的权益。员工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有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安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还有提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其他法定的劳动权利。...查看全文

企业员工关于法律的问题

企业员工有权享受法律规定的各项劳动权益,用人单位要按法律规定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员工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起劳动争议处理...查看全文

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刑罚的问题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规向非关系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一定金额的罚金。特别重大损失者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和罚金。...查看全文

公司能否立即发放解雇员工的工资?法律问题与法律规定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公司未及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并要求经济补偿。若协调不成,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拒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关于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资发放问题

没签劳动合同的离职工资应一次付清,未支付可投诉劳动监察、申请仲裁或起诉法院。双方不签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工资,提供工资清单,并保存相关记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