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患者未上班的赔偿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后的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情况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根据实际情况,企业可按底薪+相关福利支付停工留薪工资,计件工资一般不支付,绩效工资根据情况定。每月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具体细则可参考相关文件依据。
很多人会在工作当中或多或少的受伤,受伤如果严重就要及时去医院治疗,那么,工伤后不上班工资是怎样发放的呢?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支付。
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符合工伤规定的诊疗目录。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按照单位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生活不能自理的,由用人单位负责护理。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中所说的工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有两块:第一是工资总额: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第二是指“本人工资”也就是一次性工伤伤残补助金中所指的“工资”,是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企业都实行“底薪+绩效(或是计件)”工资的形式,故工伤以后停工留薪期工资就出现了不同的支付方式。以我们处理的为例,一般都是让企业按“底薪+相关福利”来支付,计件工资一般就不支付了,绩效工资这一块看情况定,求个在职员工平均数发也行。如果底薪高的话,那绩效这一块不发的也有,但总的来说,每月支付的停工留薪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也有按最低工资80%支付的)。各地都应该有相关的文件依据的。
延伸阅读
结语:工伤后不上班工资的发放方式因地区而异。一般情况下,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将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按照底薪加相关福利的方式支付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工资,计件工资一般不支付,绩效工资根据情况而定。停工留薪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具体的支付方式应依据当地相关法规文件。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八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患者辞职的赔偿问题

劳动者被迫辞职可要求赔偿,用人单位未缴社保、拖欠工资、无劳动保护等情况下,劳动者可提出被迫辞职并要求赔偿。工伤辞职虽不赔偿,但工伤保险待遇不可剥夺,劳动者可申请工伤赔偿。工伤待遇争议可协商解决,无果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查看全文

工伤后继续上班的赔偿问题

工伤保险支付工厂上班期间的受伤费用,未购买保险的用人单位需自行支付。员工可向劳动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医疗费按治疗费用计算,不包括原发病费用。误工费按固定收入计算,收入超过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查看全文

骨折患者如何应对工伤赔偿问题?

工伤赔偿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费、康复费、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等,根据工伤认定书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补助金。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可由单位或劳动者申报工伤,未缴纳的劳动者需申请劳动仲裁并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赔偿标准...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上班的赔偿问题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补偿;若公司不支付,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支付每月二倍工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查看全文

矽肺一期患者赔偿问题

矽肺1期伤残等级鉴定及赔偿标准概述。根据合并症和肺功能等级,矽肺1期伤残等级鉴定为4至7级。四级工伤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偿和月度伤残津贴,津贴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五级和六级工伤赔偿类似,...查看全文

工伤十级伤残患者的待遇问题

工伤验证达十级伤残的员工应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金额为七个月月工资,并按月平均工资计算。若需要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本地区上年度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工地上受伤的赔偿问题

工伤认定需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若无劳动合同需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事实劳动关系。获得工伤认定后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享受相应待遇。...查看全文

探讨车祸轻伤患者的营养费赔偿问题

车祸轻伤的营养费赔偿标准及数额确定问题。营养费可按当地居民生活费的40%至60%或医疗费的20%计算。根据最高法院解释,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医嘱上写合理饮食是否影响保险公司给付营养费需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何时开始上班?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应立即上班,与鉴定结论下达时间无关。若职工不复工,用人单位可停止支付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书面通知其限期复工。若逾期不复工,则可按旷工处理。停工留薪期由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确定,若超过12个月,需设...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的三个月不能上班,是否需要赔偿工资?

员工工伤休息期间是否有工资取决于是否处于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单位需按月支付工资,保持福利不变;停工留薪期过后的休息属于员工请假修养,单位可不支付工资。停工留薪期根据伤情和地区规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判定。...查看全文

工地事故受伤者的赔偿问题

工地受伤十级伤残赔偿标准没有统一规定,根据具体病情计算。赔偿应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以及误工减少的收入。十级伤残包括面部毁容、瘢痕、手足缺失等。赔偿流程包括工伤认定申请、决定认定与否,...查看全文

派遣劳动者的工伤赔偿问题

被派遣劳动者与普通劳动者的工伤赔偿标准一致,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护理费、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查看全文

探讨劳动者的工伤赔偿问题

用人单位应为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非全日制工作者发生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伤残5至10级可一次性结算待遇。是否缴纳社保由双方约定,如无约定,企业无需缴纳。...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离婚时的赔偿问题

精神病人在离婚诉讼中应得到一次性的经济帮助,以保障其离婚后的正常生活。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一方若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可由双方协议或由法院判决。经济帮助款项可根据当事人经济承受能力和生活水准确定,也可...查看全文

未缴纳工伤保险的工伤赔偿问题

工伤保险未缴纳导致工伤发生时,用人单位需支付待遇;如未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再由用人单位偿还;若用人单位未偿还,社保机构可申请行政部门划拨社保费用。...查看全文

被打上班族的赔偿问题

上班被打了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医药费等赔偿,如果伤情构成轻伤以上的,打人者还会涉及刑事责任的承担,上班被打了是因为履行工作职责造成的,可以算作工伤。...查看全文

伤者出院后的赔偿问题

一、伤者出院后赔偿方式如下: (1)先由交强险赔偿后,不足部分,由商业险赔偿; (2)仍不足,按责任比例赔偿。没有保险,按责任比例进行赔偿,一般医疗费要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出...查看全文

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伤赔偿问题

被派遣劳动者与普通劳动者的工伤赔偿标准是一致的,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等。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护理费按伤残程度赔付,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也按伤残等级赔...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在养伤期间工资待遇问题

用人单位未支付工伤期间工资福利属违法行为,劳动者应据理力争,要求按月发放工资。在准备据理力争时,要了解老板为人、单位规模和规范度,并回忆工伤后的单位态度和措施。最后,可要求支付“生活费”而非“工资”。...查看全文

未评定工伤等级的赔偿问题

工伤保险可享受待遇,但不包括伤残补助。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等。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单位按月支付,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