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工资条款的效力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合同必须包含工资条款,即使没有约定工资,合同仍然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按劳分配,实行同工同酬原则。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规定。双方应及时补充或签订新合同,确保劳动报酬合法合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约定工资的,该劳动合同仍然有效。但是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因此双方需要及时补充或者依法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抱国务院备案。
延伸阅读
劳动合同中工资条款的争议与解决措施
劳动合同中工资条款的争议与解决措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首先,双方应仔细阅读劳动合同,确保工资条款的表述明确、清晰。如果存在争议,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尽量达成共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机构将依法审理争议,并作出裁决。另外,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解决工资争议。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劳动者可以咨询律师,寻求法律援助。总之,劳动合同中工资条款的争议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投诉等方式得到解决,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工资条款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工资,该合同仍然有效。然而,根据法律的要求,工资应按劳分配原则,并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应逐步提高,并受国家宏观调控。此外,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因此,劳动合同中的工资条款争议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投诉等方式解决,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中有关工资的条款

劳动合同只有老板一份离职有工资吗?未签劳动合同辞职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一式两份,用人单位不提供劳动合同或未将合同交付劳动者是违法的。若老板不发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支付工资...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工资条款效力争议是否仲裁前置

劳动合同定工资不合理纠纷可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可缓和当事人对立情绪,解决专业性很强的劳动争议,缩短处理期限,保护劳动者利益。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必须先经劳动仲裁机构处理,再由法院审理。劳动法第79条规定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查看全文

工资与劳动合同中的辞职条款

劳动者维权:协商、举报、仲裁、起诉。劳动者遇到工资拖欠可先协商,不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还可直接申请仲裁。仲裁结果不满意可15天内向法院起诉。确保劳动关系事实,准备相关证据。维权过程中,注意单位违法行为,要求补发工资,申请经济补...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工资约定的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中无工资约定的合同有效;劳动合同不能约定定金、保证金或抵押金条款;禁止约定未完成劳动定额时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劳动者支付违约金。...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工资条款是否合规?

劳动合同需写明工资合同,否则不合法。劳动合同期限根据《劳动法》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时限。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时间、期限等事项,非全日制用工也有特殊要求。劳动合同应明确工作时间、内容和薪酬等关键信息,了解劳动关系相关法规可预防经济...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关于基本工资的条款

劳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资报酬,如未明确约定引发争议,可重新协商、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无集体合同则适用同工同酬原则。基础岗位可约定基本工资,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提成奖金等应明确约定以避免纠纷。...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试用期及工资的条款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时间和工资规定,以及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时间,试用期工资应不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只能在特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的改变给用人单位提出更高要求,双方在试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生死条款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中生死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与劳动者签订包含生死条款的劳动合同,发生事故后以劳动合同为根据不予赔偿,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严重违反了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十八条  ...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是否包含工资条款

大部分劳动合同是没有明示工资的具体数额,公司以保密、工资会调整等为借口,不在合同上写明工资,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另外没有工资的合同,等同于无效合同在劳动合同法第17条有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以下条款:第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查看全文

为什么劳动合同中的最低工资条款?

劳动合同中的工资标准并非指最低工资标准,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报酬,违反最低标准规定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差额部分,劳动者可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工资条款的意义及影响

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工资,但其他内容合法完备的情况下,合同仍然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只有在存在欺诈、胁迫、免除法定责任或违反强制性规定等情况下,劳动合同才会无效。虽然没有约定工资是合同的瑕疵,但劳动者可以要...查看全文

鉴不平等劳动合同条款的效力

劳动合同中约定不平等条款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合同订立应遵循公平原则,核心含义就是要求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无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属于无效条款。免除法定责任的条款无效,劳动合同并不当然全部无效。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关于工资、社会福利等条款继续有效,可以...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的生死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中的“生死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早在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88)民他字第1号关于雇工合同应当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定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工伤概不负责”是违反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应该认定为无效。且《劳动合同法》第...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的辞职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未履行完约定期限,仍可提前离职。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离职,用人单位无需批准但不需支付经济补偿。另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也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和批准,并可获得经济...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中的劳动合同条款

没有劳动合同也能申请工伤认定,只需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以及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申请时需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根据不同情形,还需提交相应证据,如死亡...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约定解除条款效力

劳动合同里约定管辖条款有效力吗劳动合同约定解除条件是否有效呢 有效。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条件是可以的,劳动合同的解除既可以法定解除也可以约定解除。 将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即《劳动合同法》第39条...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约定解除条款效力

劳动合同约定解除条件是否有效呢      有效。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条件是可以的,劳动合同的解除既可以法定解除也可以约定解除。&nb...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哪些条款是无效的?

常见的无效条款有: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不得结婚的条款,对劳动者发生的工伤事故概不负责的条款,要求劳动者放弃权利的条款,比如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放弃社会保险等。这些条款都是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限制或排除了劳动者的权利,因...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有效吗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协商一致签订的,且不具有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等情形的,该条款有效。但如果具有上述情形的,则该条款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