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上班工资计算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停工留薪期只支付上班期间工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可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按提前结束停工留薪期,只是支付上班期间的工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和各地规定,工伤停工留薪期,即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治疗和出院后休养期间,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根据职工伤情出具的休养证明,由用人单位按当地劳动部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或者有争议的,需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工伤职工伤情未好,是不可以回单位上班的,因为不利于伤情恢复,法律不予支持。医疗机构或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批的停工留薪期未满,但是工伤已经治愈的,可以上班,用人单位只是支付上班期间的工资即可。
有关的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延伸阅读
工伤事故导致的工资损失如何补偿?
工伤事故导致的工资损失可以通过工伤保险来进行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雇主应按照工伤保险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受伤员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资损失的补偿标准是根据受伤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工伤程度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工资损失补偿的比例为80%,即受伤员工可以获得其工资的80%作为补偿。同时,如果工伤造成了丧失劳动能力,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需要注意的是,受伤员工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时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按照程序进行申请和认定。
结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各地规定,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受伤员工可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并由雇主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有需要可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将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工资损失可通过工伤保险进行补偿,补偿比例一般为80%。受伤员工需及时向单位报告并按程序申请认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后工资计算方法

工伤者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处理:1.停工期间工资不变,由单位支付。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3.停工期满后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查看全文

上班工伤工资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一、上班工伤工资如何计算职工在工伤期间,工资由原单位按月发放,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即按受伤前工资标准支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查看全文

工伤后,如何计算不上班的工资

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后应享有停工留薪期,期间工资待遇不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情况可延长至最多24个月,同时需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需由单位负责护理。...查看全文

工伤未上班工资如何计算?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查看全文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计算加班工资计算公式是利用月平均工资再乘以相关的倍数, 日工资,小时工资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查看全文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   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加班工资基数有明确约定的,按约定的标准确定。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查看全文

受伤员工无法上班,工资如何计算?

员工受伤期间,工资待遇不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所在单位需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伤情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满后,工伤职工享受伤残待遇,继续享受工伤...查看全文

工伤导致无法上班,如何计算工资?

本文讲述了员工因工伤或患职业病无法上班时,工资计算方式以及病假期间的工资规定。在工伤期间,员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而工伤职工需要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查看全文

工伤带病上班,工资如何计算?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需要护理由单位负...查看全文

上海税后工资计算方法?

律师解答: 1.应缴纳所得额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2.应纳税额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3.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发工资-四...查看全文

上海税后工资计算方法

律师分析: 1.应缴纳所得额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2.应纳税额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3.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发工资-四...查看全文

工伤后休息期工资计算方法

工伤期间同停工留薪期一致,工资根据休养时长决定。工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支付。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期间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生活不能自理由单位负责护理。非工伤疾病按基本医疗保险处理。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职工平均...查看全文

计算倒班工资的方法

劳动法规定,倒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加班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应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查看全文

工伤期间不上班工资如何计算

工伤期间,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停工接受工伤医疗,工资待遇不变,由单位支付。单位需确保工伤职工得到充分医疗救治,尽快康复。医疗期满后,职工应返回工作或继续治疗。...查看全文

员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时,应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标准为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在休息日工作的劳动者应获得同等时间的补休,无法安排补休的情况下,加班工资应不低于日或小时工资基数的200%。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劳动...查看全文

工人上班受伤后工伤工资怎么算

工人工伤工资按照原工资标准计算,赔偿包括医疗费、康复费、伙食补助、交通费、辅助器具费、护理费、伤残津贴、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等。工伤认定包括工作时间内事故伤害、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伤害、工作职责暴力伤害、职业病。...查看全文

夜班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晚上夜班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合同规定的小时工资标准计算,延长工作时间按150%支付,休息日按200%支付,节假日按300%支付。计件工资的劳动者按相应比例支付。计算公式为:平日延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x小...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未上班期间的工资计算方法是什么?

工伤期间工资按原工资支付,停工留薪期最长12个月。伤残后享受伤残待遇。《社会保险法》规定工伤费用由保险基金支付。工伤申请需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对保障权益至关重要。...查看全文

计件工资加班费计算方法

计件工资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劳动者加班应支付不低于计件单价150%的报酬;休息日加班应支付不低于计件单价200%的报酬;法定休假日加班应支付不低于计件单价300%的报酬。...查看全文

提前上班产假工资的计算方法

产假未休完提前上班如何算工资?产假期间,员工应拿到生育津贴和正常工资。生育津贴是基于员工缴纳生育保险费和合法生育而享受的,而工资是基于员工提供正常劳动后应支付的。两者不能相互代替。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包括1...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