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及界限

律师回答
摘要:工作失职行为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前者为党组织负责人,后者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不同,前者侵犯党组织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对损害后果的要求也不同。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玩忽职守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徇私舞弊的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界定工作失职行为与玩忽职守罪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1、工作失职行为的主体为党组织负责人,玩忽职守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是客体不同,工作失职行为侵犯的客体为党组织的正常管理活动,玩忽职守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3、对损害后果的要求不同。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延伸阅读
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及法律责任
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罪在法律上有明确的界限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工作失误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疏忽、粗心或技术不当而导致的错误或失误。这种失误通常不具有故意或恶意成分,但仍然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失或伤害。玩忽职守罪则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故意或明知而不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与工作失误相比,玩忽职守罪更加严重,因为它涉及到公职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根据相关法律,对于工作失误,可能会面临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玩忽职守罪则可能涉及刑事责任,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因此,明确界定工作失误和玩忽职守罪的界限,对于维护工作秩序和保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工作失职行为与玩忽职守罪的界定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主体不同,工作失职行为主体为党组织负责人,而玩忽职守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客体不同,工作失职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党组织的正常管理活动,而玩忽职守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三是对损害后果的要求不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明确界定工作失职行为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对于维护工作秩序和保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第四百一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附则第三百八十八条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附则第三百八十七条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及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的界限。工作失误是因制度不完善、管理弊端等原因导致的职责不当,而玩忽职守罪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严重官僚主义等行为。滥用职权是超越职权而滥用权力,玩忽职守是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行为...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失误的界限

聊城律师为您说法: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的界限,以及正确处理法条竞合关系的重要性。工作失误是认真履行职责时发生的错误,而玩忽职守是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滥用职权是超越职权而滥用权力,玩忽职守是不履行职责。...查看全文

界定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罪的方法

工作失误和玩忽职守罪的界定:工作失误是因制度不完善、管理弊端等原因导致的错误,造成损失;玩忽职守罪是违反工作纪律、不负责任等行为导致的损失。...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具体是什么

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罪有区别,前者是因制度不完善、管理弊端等原因导致损失,后者是违反工作纪律造成损失。工作失误需与玩忽职守罪严格区分,但对于违反法律政策、给国家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不能以工作失误为借口逃避责任。玩忽职守罪要求必须...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和工作失误的界限在哪里?

玩忽职守罪和工作失误在导致危害结果的原因方面存在差异。玩忽职守罪表现为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而工作失误则是因为国家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经验等原因。因此,玩忽职守罪和工作失误在主观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客...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失职罪的区别及演变

失职罪与玩忽职守罪有所区别,前者是故意或过失犯罪,后者仅为过失犯罪。失职罪的主体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168条,国有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若因徇私舞弊导致公司破产或严重亏损,使国家利益受损,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查看全文

失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

法律分析:失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_x000D_ 1、渎职罪主要是由故意构成,玩忽职守罪是过失;_x000D_ 2、渎职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忽职守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中职务活动的勤政...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职守、失职渎职的界限

玩忽职守罪与渎职罪在主观、客观方面存在差异。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滥用职权可直接或间接故意或过失;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滥用职权可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少数情况下可故意。直接客体上,渎职罪侵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失职渎职的界限

玩忽职守和失职渎职的区别:主观方面不同,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侵犯的直接客体也不同,玩忽职守罪的直接客体是勤政性,渎职罪的直接客体是正当性。...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应当怎样区分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在于行为特征和导致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和管理上的问题,而玩忽职守罪则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严重官僚主义等行为所致。...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渎职的界限

玩忽职守罪与渎职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罪过和直接客体。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侵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侵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勤政性。渎职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可以是超越职权或违法行使职权;玩...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失职渎职的区别

玩忽职守和失职渎职的区别:1、主观方面不同。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故意构成。渎职罪主要是由故意构成,个别情况下也可以由过失构成。2、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完全相同。玩忽职守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中职务活动的勤...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渎职罪的区别及含义

渎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在于: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少数情况下也可由过失构成,而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少数情况下也可由故意构成;渎职罪只能由作为构成,而玩忽职守罪可由作为或不作为构成,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失职渎职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渎职罪和玩忽职守罪在主观、客观方面存在差异。渎职罪主要由故意构成,而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直接客体也不同,渎职罪针对的是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忽职守罪针对的是职务活动的勤政性。在客观方面,渎职罪是对职权的滥用,而玩忽职守罪是对职...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渎职罪的区别

玩忽职守与渎职罪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主观方面不同:渎职罪主要是由故意构成,个别情况下也可以由过失构成。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故意构成;2、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完全相同:渎职罪的直接客...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与渎职罪的区别

法律分析:1、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法规定指责处理...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失职渎职罪的界限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是指以不作为的方式不履行职责或怠于履行职责,而滥用职权罪则是以作为的方式超越权限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或不顾职责随心所欲地处理事务。两者的主观方面也有所不同,玩忽职守罪是过失,而滥用职权罪则是故意。...查看全文

玩忽职守罪与一般玩忽职守行为的界限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与一般玩忽职守的界限是:一般玩忽职守并没有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或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并没有达到重大的程度;对于玩忽职守罪,行为人不仅具有玩忽职守行为,而且还让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查看全文

失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差别?

法律解析: 1.玩忽职守是属于渎职罪的一种,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罪;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渎职罪是一类犯...查看全文

失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差别?

律师解答: 1.玩忽职守是属于渎职罪的一种,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罪;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渎职罪是一类犯...查看全文